水利工程建立管理的不完善及解决思路 1、水利工程建立管理的不完善及解决思路 1 水利工程建立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管理体制不顺。在新管理体制下,水利管理单位被分为纯公益性单位、准公益性单位和企业单位三类。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并没有转变观念,相反仍沿袭打算体制下的管理思想,对自身的职责生疏不清,导致管理效率低下。由于不留意工程管理效果,造成工程工程难以推动和实施,生产经营效益差。1.2 水利工程投入缺乏,存在重建轻管现象。由于地方财政缘由,一些水利工程往往存在资金困难。由于一些地区水利融资手段有限,主要靠财政支出,而地方水利配套资金缺乏,很难足额到位,尤其是 2、一些公益性工程更难落实,直接导致不少新建水利工程无法按期开工,一些病险工程得不到准时整治。1.3 设计施工不标准。水利工程前期勘察设计对保证设计质量有确定性影响,但地方水利设施往往受制于地区财政支出困难,资金落实难。等资金到位后,又忙于赶工,使前期勘察设计工作的时间缺乏,不得不降低标准,导致设计方案粗糙,深度、广度都不够。施工队伍缺乏严格的筛选,技术管理水平较低,无法严格依据标准进展施工,工程质量和施工平安得不到保障。1.4 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水利工程建立质量责任是由建立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承 3、担的。由于建立单位责任不落实,建立过程中行政干预多,质量意识冷淡,又缺乏约束机制,甚至躲避监视和公然违反建立程序,因此质量把握在源头上就存在漏洞。监理市场不标准,监理单位的业务素养和责任感不强,质控手段和方法缺乏,质控体系不完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甚至偷工减料和弄虚作假。这些问题严峻影响到工程质量。1.5 合同管理不完善。水利工程工程招标是法定程序,合同是签约各方履行其法律责任的保障,然而工程招标合同管理中存在着这些问题:对招标范围缺乏严格的界定,以致招标方任意压低中标价格,或者投标方 4、串标、联合投标等;招标合同缺乏法律效力,导致工程不能如期开工、按期竣工;合同条款不严谨,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引起争议;非法转包或违法分包;合同管理不完善,严峻扰乱了正常的建立秩序,导致工程无法顺当实施。1.6 管理配套措施不完善。在水利工程建立过程中,往往重视枢纽工程或蓄水工程的建立,而无视了配套工程的建立,例如渠系工程建立,造成渠道淤积无人管,以致消灭上游淹死,下游旱死的怪现象,影响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