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干部新状态施展全面小康新作为 羊群领路靠头羊,大雁无首难成行。“新进展理念要落地生根、变成普遍实践,关键在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和行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切中落实新进展理念的要害,对领导干部提出要求、明确责任。积极响应中央的决策部署,把责任扛在肩上、任务抓在手上,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政治任务。 贯彻落实新进展理念,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学笃用,结合历史学,多维比较学,联系实际学,通过示范引领让干部群众感受到新进展理念的真理力量;要用好辩证法,对贯彻落实新进展理念进行科学设计和施工,善于把握工作的时度效;要创新手段,善于通过改革和法治推动贯彻落实新进展理念;要守住底线,在贯彻落实新进展理念中及时化解矛盾风险。这“四个要”,从认识论和方法论角度,指明了新理念转化为新实践的正确方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落实好这些要求,在知与行的相互促进中不断深化实践,才能真正做到崇尚创新、注重协调、提倡绿色、厚植开放、推动共享。 贯彻落实新进展理念,是关系我国进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客观分析,“不在状态”的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的有之,面对新形势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的也有之。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很多人习惯于一种干法,很是顺手。进入新常态,“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适应新形势、锻造新能力、展现新作为,成为领导干部落实新进展理念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回顾改革开放历程,从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大潮激荡,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走向世界谋进展,很多人一开始也是不适应、不知所措,但经过一段时间探究实践,就逐渐适应了。从“两眼一抹黑”到心明眼亮、得心应手,这是认识和进展演进的规律。引领新常态、落实新理念也是这样。心态决定状态,状态决定成败。面对新形势,不能坐着等、站着看,更不能畏惧不前、因循守旧,只有雷厉风行、殚思极虑,适应得越快越好,才能牢牢抓住进展的机遇期、改革的窗口期。 打铁还需自身硬。适应新形势、引领新实践,不与时俱进补足能力短板,不练就过硬的“几把刷子”,就会成为空话。当今时代,正处在“千年未有之变局”,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到下一代机器人、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思维层出不穷,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跟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