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悬崖》观后感 “他们在黑暗中前行,为后世寻找曙光,随时随地可以坦然面对死亡。”“他们把活着的希望交给别人,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电视剧《悬崖》最牛的地方,是它传递的信仰之志。 我平常很少能完整地看一部电视连续剧,尤其是比较长的电视剧,然而,一部 40 集的电视连续剧《悬崖》却破了我的记录。我除了欣赏影星张嘉译、小宋佳等的高超演技之外,就是被这部电视剧的剧名所吸引。当看到这样一个剧名时,我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剧情可以命名为“悬崖”?在观看的时候,或许由于太过入戏,仿佛自己置身其中,站在悬崖峭壁上,稍有不慎,就会坠入深渊,粉身碎骨。剧中人物通过语言和神态的细腻表达,传递出正反面人物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及地下工作者无时不在生命悬崖上行走的悲情壮举,不愧是一部优秀的电视剧。 《悬崖》的故事背景,是 1930 年代。1930 年代的天太黑了,看不到一点赢的亮光,谁也不知道何时天亮,谁也不知道天会不会亮,而选择投降就可以拥有荣华富贵,选择退缩就能安享儿女绕膝之乐,可他们依旧选择了奋战到底,即使丢弃生命也在所不惜。感谢《悬崖》让我知道了,原来比求生本能更坚不可摧的,是信仰之志。 共产党特工周乙打入敌人内部,组织安排已怀孕的报务员顾秋妍与周乙假扮夫妻以掩护地下党工作,剧情从一开始就将观众带入紧张的气氛中,两个陌生人刚接头时差点暴露身份,着实让观众捏了把冷汗。随后,这两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共产党人,开始长达六年的地下工作,而同为特工的原配妻子孙悦剑与丈夫周乙近在咫尺却只能视为陌路,顾秋妍和孙悦剑都想与她们的丈夫团聚,但最终服从组织的安排,以大局为重。特别的岁月,造就了两个特别的家庭。剧情利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两个家庭的孩子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形成的不同性格,周乙的亲生儿子因从小失去父爱而变得性格孤僻,周乙每次想见儿子却只能远远的望着儿子。顾秋妍的女儿从出生就得到了“父爱”的滋养,性格活泼开朗,周乙看到两个孩子的性格差异,他觉得欠儿子的太多了,甚至有一种负罪感。即使铁石心肠的人,也难以割舍骨肉之情。这些虽然是细枝末节,然而,我们应该从这些细节中来窥探站在情感悬崖上人物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内心世界到底是用什么支撑起来的?剧尾周乙的身份暴露了,面对那些无法回避的证据,他承认自己是共产党。伪警察厅长高彬问他为了什么?他说是“信仰”! 是啊,在那种血雨腥风的年代,只有崇高的信仰才能表达共产党人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