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第 44 期 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登临宏观 一览众山 总第316 期 宏观纵览 周刊 海外观察 区域动态 打印文档 抄送上报 ?领导专递? 刊中刊 本期焦点 资源价改谨防价格闯关编者按: 2024 年似乎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资源价格改革年〞。拖了十年之久的燃油税于 2024 年 1 月 1 日开征,5 月份实施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在近日中国局部地区闹“气荒〞的背景下,据相关企业和协会透露,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也有望于明年 1 月份正式出台。尽管水价和电价目前未出台相关改革方案,但涨价已经悄然来临。 鉴于 1987-1988 年“价格闯关〞失败的教训,资源价格改革不应实行“水电油气〞齐头并进的方式。首先,资源行业大都属于行政垄断或自然垄断的行业,涨价应该是改革的结果,但不能以涨价替代改革。涨价并不是终点,理顺价格形成机制才是核心。其次,还应该在这些垄断行业的非垄断业务中引入市场竞争(比方在“水电油气〞管网运输以外的环节),从而保证价格根据市场意志而非垄断意志有序地浮动。 近几年,教育、医疗和房地产市场化改革的不彻底已经让中国老百姓背负了“新三座大山〞, 要防止“水电油气〞等资源产品再次“泰山压顶〞。政府除了“大胆方案、小心推动〞外,还必须对改革过程中的弱势群体给予足够的补贴,因为在稳定中才能求开展。 2024 年似乎可以称之为中国的“资源价格改革年〞。拖了十年之久的燃油税于 2024 年 1 月 1 日开征,5 月份实施了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在近日中国局部地区闹“气荒〞的背景下,据相关企业和协会透露,天然气价格改革方案也有望于明年 1 月份正式出台。尽管水价和电价目前未出台相关改革方案,但涨价已经悄然来临。 价格改革一直是中国改革的重中之重。到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农产品、一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价格先后从政府定价改为了市场定价,但截至目前,资金、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和“水电油气〞等资源产品的定价权仍大局部掌握在政府手中。政府管制下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的低价客观上鼓舞了中国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投资过热和倚重出口皆源于此。资源价格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目前国际资源价格和国内物价相对处于低位似乎也给了中国难得一遇的良机。 但是,鉴于 1987-1988 年“价格闯关〞失败的教训,资源价格改革不应实行“水电油气〞齐头并进的方式,否那么会带来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秩序的混乱。1987-1988 年之前,中国的价格改革以逐步放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