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白公馆渣滓洞导游词 重庆渣滓洞导游词 1 渣滓洞原本是人工采掘的煤窑,因渣滓多而得名,距离白公馆2。5 千米。1939 年国民党将此地改为监狱,1943 年被中美合作所改造为第二监狱,直属西南长官公署。1943 年白公馆被改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原本渣滓洞所关押“政治犯”迁到了白公馆,于 1947 年 4 月迁回。1947 年 12 月,关闭半年多的渣滓洞作为重庆行辕二处第二看守所重新关人。关押人员来源主要有 1947 年“六、一”大逮捕的“要犯”、《挺进报》案和“小民革”案中的被捕人员。上下川东武装起义失败后的被捕起义人员,最多时达三百多人。 渣滓洞监狱三面临山,前面是深沟,这就构成了渣滓洞成为监狱的地理条件。监狱分成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的办公室和刑讯室,最多时囚禁 700 余人。共产党员罗世文、江竹筠(江姐)、李青林等先后囚禁在这里。 为了从精神上瓦解革命者的斗志,特务们特意在渣滓洞内院墙上写“青春一去不复返,认真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迷津无边,回头是岸”,“宁静忍耐,毋怨毋忧”的标语。外院是特务办公室,刑讯室。外院墙上写有讯示特人务的标语“领导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领导看到、想到、听到、做到”。 重庆渣滓洞导游词 2 现在我们看见的是女牢,江竹筠等革命烈士曾被关押在此。江竹筠,也就是我们大家都知道“江姐”。在人们所熟知的江姐的动人事迹中,有两个最让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的情节,一个是她亲眼看到了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后悬挂示众的她丈夫彭咏梧(小说等文艺作品中叫彭松涛)的人头,另一个是她被捕后遭受了以竹签子“钉手指”的酷刑。而现在有的人说,这两个震动了亿万公众的英雄事迹,恰恰都是虚构的。事实具体如何,我们可以考证。烈士的事迹,我们应当还以真相。 接下来我们去展室看有关小箩卜头的展览。信任大家一定对小萝卜头不陌生,我们很早之前就学过关于小萝卜头的故事。大家有没有看到看守所前院的展室陈列了监狱里的各种刑具,单单是看一下就觉得不能忍受,更何况把那些刑具加剧到身上,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大家现在心情是不是很沉重?正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换来了今日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铭记他们并懂得感恩。他们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不能为他们做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了,我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接下来,大家自行参观一下吧。 重庆渣滓洞导游词 3 欢迎大家来到重庆白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