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娥冤》教案(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能力目标1.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2.熟读重要曲词,体会尖锐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德育目标1.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2.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教学重点】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落实背诵要求。【教学难点】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1.读讲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2.读背结合,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3.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副对联: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板书于黑板一侧)。哪一位同学来谈一谈其中蕴含的道理?明确:这副对联明确地告诉我们,戏剧虽说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但从它产生的那一刻起,就是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来源于生活,尽情地展现生活,使我们感受艺术熏陶的同时,也感悟生活的真谛。今天,让我们打开课本,学习一部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展现当时社会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元代戏曲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板书课题、作者)二、作者与元杂剧介绍21、关于作者: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 15 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8 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2、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⑴ 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