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老师专业进展的保守支持力量与实际困惑的考虑【内容提要】青年老师专业进展问题关系到学校的久远进展。在学校层面,有一套保守的做法来支持青年老师专业进展,它们对教学经验的传承等问题具有一定的价值,但却无法解决青年老师专业进展面临的实际困惑:(1)多维度进展需求与支持系统的单调;(2)自上而下的指导与自主进展的矛盾;(3)对教学经验的关注与对解决问题之方法的忽视;(4)共性问题与个体式进展的分离。文章认为,为了促进青年老师更好地实现专业进展,应该有针对性的措施。 【关 键 词】老师专业进展/师徒带教制/学科教研组/专业组织 一个师范毕业生,或者是一个持有老师资格证书的年轻老师进入“职场”——学校以后,一般而言学校都会为其布置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师作为他的“带老师父”,这种做法已经沿袭为一种制度,我们通常称之为“师徒带教制”。任何一名老师都会任教某一个学科,他就理所当然地成为相应学科的学科教研组与备课组的一员,比方,一名新老师在学校任教四年级数学,他就是四年级数学备课组的一员,同时也是这个学校数学学科教研组的一员。带老师父、学科教研组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和学科组与备课组活动中,必定对青年老师的专业进展发生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示为他们对青年老师专业进展的重要支持,这些保守做法的实际价值是任何人都不能抹煞的。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在这些保守力量支持下的青年老师专业进展也面临着一系列实际困惑。 一、青年老师专业进展的保守支持力量的剖析 1.师徒经验的传承:教学是一种“技术”? 学校为青年老师布置的“师父”都是经过认真斟酌的,这些“师父”都是由学校的一些经验丰富、教学质量突出并且稳定的老师来担当的,能带“徒弟”,也是学校对其专业能力认可的一种体现,他们一般在教学上都形成了自身独立的风格,是我们一般意义上讲的“优秀老师”这种布置的思路也非常明显,就是想给青年老师提供一个好的典范,让他们面对面地、一对一地学习这些优秀老师的优点。 在管理上,学校对师父提出各种要求,带教职责很明确;同时在专业领域,大家也会把徒弟的表示与师父的能力建立某种联系,所以一般来说,师父都比较尽心,要求上进的徒弟也会珍惜这种难得的学习机会,碰到问题就会请老师父。客观地说,师徒带教制对于青年老师的专业技能的进步、对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理解、反思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该制度在中小学持久以来一直兴盛的原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