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区域经济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29卷第24期(总第452期)鹰潭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面积3554平方公里,人口108万人,下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和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鹰潭立下的军令状。当前,扶贫开发到了攻坚克难的阶段,如何加快鹰潭市精准扶贫的步伐,加快鹰潭市“五年决战同步小康”进程,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实现脱贫目标,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1鹰潭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1.1全面摸底建档,注重识别精准坚持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聚焦每一个贫困村、贫困户,按照农户申请、村民民主评议、村乡县三级逐级审核、逐级公示四个步骤,科学分类,严格识别确定贫困户。按照谁调查、谁登记、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对象建档立卡“回头看”。坚持问题导向,对各项目标任务和存在的问题,逐一对照、逐一分解、逐一查漏补缺、逐一整改到位。对识别出来的贫困户及时建档立卡,录入扶贫对象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目前,全市贫困村34个,其中省级16个、市级18个。贫困人口6582户17361人。1.2健全工作机制,注重帮扶精准完善驻村帮扶机制,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人,形成党政领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全面推进机关联系基层、干部联系群众的“双联系”制度,选派党员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覆盖全省所有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为脱贫攻坚、夯实基层基础注入新动力。积极实施教育扶贫工程、搬迁扶贫工程、就业扶贫工程、保障扶贫工程、基础设施扶贫工程、产业扶贫工程。1.3强化组织保障,注重管理精准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实行领导及单位挂点结对帮扶贫困户和定点扶持贫困村工作机制,注重工作统筹,资源整合,形成全市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扶贫开发的工作局面。相继出台了《关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市领导及市直单位农村精准扶贫安排表》《市直帮扶单位(含定点帮扶单位)结对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系列精准扶贫指导规范文件。建立健全精准扶贫督查考核机制,把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贯彻落实情况作为各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列入各地各部门及领导干部年度综合考评范围。鼓励社会参与扶贫,引导广大社会成员通过爱心捐赠、志愿服务、结对帮扶等形式参与扶贫,凝聚全市支持脱贫攻坚合力。2鹰潭市脱贫攻坚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2.1精准扶贫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贫困户大多地处偏远,村级经济基础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大多贫困户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发展动力不足,安于现状,缺乏脱贫自信心。不少贫困户对如何发展产业、如何脱贫致富仍然茫然无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诸多的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兑现,以及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帮扶,使部分贫困户产生了严重的“等、靠、要”依赖思想,只等“输血”,不愿“造血”。据统计,依赖思想严重的贫困户家庭收入来源中,高达23.63%的比重来源于政府救济,用于维持生存消费和治病的两项支出就占到了消费支出的75.84%。2.2动态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一是扶贫建档立卡信息有待精准。例如,鉴于扶贫开发业务管理系统更换原因,贫困户数据迁移过程中个别地方出现数据丢失等现象,甄别及数据对比有待加强。二是个别村社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个别村社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村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贫困对象识别程序混乱,导致工作推进缓慢。三是以行政村为单位,缺乏统一设定公示牌,接受社会监督不够,贫困户建档立卡长期公示牌有待完善。四是扶贫资金项目小而散,存在撒胡椒面现象,更多的是在“扶农”而不是“扶贫”,有些地方的扶贫专项资金一直没有使用,当地也不知如何使用,致使扶贫专项资金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2.3产业扶贫成效有待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缓慢,缺少能够支撑长效增收、脱贫致富的特色效益产业。有些项目扶贫,不能在一年之内就明显增加农民收入,有些产业的见效期需要几年。大户带散户、公司带农户、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