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讨论 ——基于 DEA-Malmquist 指数的实证分析东北林业大学 陈文静、汤欢、于学霆摘要黑龙江省国有林业企业是培育、经营利用国有天然林资源的综合性林业国有企业,黑龙江国有林业企业在为国家做出重大奉献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森林资源减少,企业经济恶化;1998 年天保工程启动实施,黑龙江森工森林资源实现恢复和增长。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下属的 40 个林业企业的产业增加值、要素投入,采纳效率测评分析的主流方法非参数 DEA 模型的Malmquist 指数法,进行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的效率测度,进而通过统计模型——Panel-Data 模型的构建进行 TFP 的影响因素分析,建立可供检验的多元回归的计量模型,并对效率结果和演变的规律进行分析归纳,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关键词:林业企业 DEA 模型 Malmquist 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Panel-Data 模型 引言黑龙江省国有林业企业是培育、经营利用国有天然林资源的综合性林业国有企业,目前施业区总面积为万 hm2,〔林业用地 889.4 hm2〕,约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有林地面积 829.3 万 hm2,森林覆被率 82.7%。活立木总蓄积 6.44 亿 m3,林分蓄积 6.0 亿 m3。其主管部门黑龙江省森工总局,下属 4 个林业管理局,40 个林业局。现有林业人口 154.7 万人,职工 58.2 万人〔在职职工32.9 万人〕,离退休人员 19.4 万人。建国以来,共生产木材 5 亿立方米,上缴利税 114.1 亿元,人工更新造林保存面积达 276.34 hm2,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做出了巨大奉献。林区在为国家做出重大奉献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森林资源急剧减少,企业经济急剧恶化,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境地。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林区社会事业的开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需求。作为主导产业木材,随着其产量的不断减少,其机构人员的不断增减,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得林区森林资源不堪重负,除此之外,由于企业经营效益逐年下降,财务出现巨大损额。人头费用耗掉了山上资源,吃光了企业利润,严重阻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开展。因此还导致了林区人才大量外流,森林可持续开展面临严重威胁。1998 年天保工程启动实施,为国有林区和林业企业带来了新的希望,林区的开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深化实施天保工程后,黑龙江森工森林资源实现恢复和增长,生态体系建设全面加强,大幅度调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