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新闻战线党建工作的探究者和实践者——记农民日报社第四党支部书记宁启文和他的支部工作法这是一位年轻而又成熟、稳重又不失活力的党支部书记。 他是党的新闻宣传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三农”政策的活字典,是“三农"新闻报道的多面手,有着丰富的采写经验和编评实践,报社诸多的“鸿篇巨制”都有他的参加和实践; 他是报社年轻党员的知心兄长和良师益友,是学习型党支部的大力提倡者和制度建设的积极践行者。他围绕党和国家“三农"中心工作,坚持抓好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两条主线,探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支部工作法,即“一个中心、两个建设、六个结合”的工作法. 他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永不停歇地耕耘在“三农”新闻宣传的宽阔天地里;他不仅用激情和才能抒写着属于自己的业绩和对“三农”的大爱深情,而且用真诚和智慧带领支部续写着“三农"新闻宣传新的辉煌。 他就是农民日报社第四党支部书记宁启文. 近日,记者走近宁启文,听他讲述他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以及他在党建工作中的创新做法。 党建工作带给我们什么?它能解决信仰,让我们看到价值-—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对亿万中国农民来说,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创新的十年,是得到实惠利益最多的十年,是各项权利扩大落实的十年,是心情舒服幸福指数提高的十年。而作为我国唯一一份面对“三农"的中央级大报,《农民日报》是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加者,甚至是推动者 “日复一日浸泡在业务工作中,时间久了,难免会心生疲乏和厌倦,间或也会找不到工作的乐趣、价值和意义。即便是像新闻这种‘太阳底下最新奇的职业',也同样如此。而党建工作则能解决信仰问题,让我们看到价值。”宁启文深有感触地说。 他说,每次进行党建学习,梳理党的“三农"工作时,“历史的厚重感、使命感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回顾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们党的“三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终止了延续 2600 年的皇粮国税;弱化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和壁垒;终结了城乡同命不同价、同票不同权的制度卑视,让农民的公民权利有了更好的保障。过去十年,党和国家提出了重中之重战略思想,出台了九个“一号文件”,全方位强化“三农”的核心地位;构筑统筹城乡进展战略,开启了城乡一体化进展的新时代;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举措;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进展重点转向了农村;启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