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户养鸡技术知识培训育雏期(0—6)周龄前十天的管理技术要点: 育雏第一天 1.鸡未到达鸡舍前,先将鸡舍预温到 35℃–37℃;湿度控制在 65%–70%之间,并将疫苗、营养性药物、消毒药、水、饲料、垫料和消毒设施准备齐全. 2.雏鸡进入鸡舍后,应迅速上笼,安排好饲养密度,一般平养按每平方米 20 只–30 只,笼养每平方米 50 只–60 只。 3。上笼后立即给水,最好是室温的凉开水,饮水中加 5%的葡萄糖和 0。1%电解多维,每天饮水 4 次。 4。雏鸡饮水 4 小时后,可以往料槽或料盘放料,最好选用高蛋白水平的雏鸡开食料或强化料,粗蛋白水平不能低于 19。5%,每天喂料 4 次;另外特别注意不能断水,否则影响雏鸡生长。 5。应给予全天光照(即 24 小时),光照强度为 10 勒克斯。 具体控制方法:由于刚出壳的幼雏视力弱,为了让雏鸡尽早熟悉环境,采食和饮水,要求给雏鸡提供光照时间长、强度大的舍内环境,鸡舍灯泡的安装,应以靠近鸡群活动区域为好,高度一般距地面 2。1米–2.5 米,灯泡间的距离应等于其高度的 1 倍–1。5 倍。此外,为了获得较均匀的光照度,灯泡应交错设置,灯炮的瓦数以 60 瓦为宜,灯炮距离鸡体的高度一般在 1。8 米–3.1 米之间,如有灯罩为2.5 米–3.1 米,无灯罩的为 1.8 米–2。2 米,千万不要让灯泡离鸡太近,避开发生啄肛、啄羽现象。 6。进雏当天晚上,应将鸡舍地面用消毒药喷雾消毒,以达到增加舍内温度,消毒地面和降低舍内粉尘的目的。同时,为了加大舍内湿度,可在火炉上煮水产生水汽,甚至直接在地面均匀洒水,以保持必须的舍内湿度. 育雏第 2 天–3 天 1。光照时间为 22 小时–24 小时,光照强度为 10 勒克斯,湿度以 70%为宜(光照强度和光照湿度的控制同第一天)。 2。采纳新支/肾三联弱毒苗滴鼻点眼(2 头份/只)和颈部皮下注射新城疫油苗 0。3 毫升/只,以避开早期新城疫肾型传支和生殖型传支的发生,但免疫当天绝对不能进行带鸡消毒。 3。饮水中停止使用葡萄糖,以减少雏鸡的糊肛现象。 育雏第 4 天–7 天 1.从第 4 天开始每天减少 1 小时间照时间,即 4 日龄 23 小时,5 日龄 22 小时,6 日龄 21 小时,7 日龄 20 小时. 2。饮水和喂料每天三次,饮水可选用自来水,免疫前后两天不能使用,可根据雏鸡的健康状况适当减少水中的多维剂量,饲料的营养成分不能改变。 3.舍温可下调 1℃–2℃,即保持 34℃–36℃(光照强度和温度的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