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室内设计看 LED 时代筒灯的可能性功能性灯具:见光,也见灯。正如大家总是曲解爱迪生的“天才是 1%的灵感加上 99%的汗水。”而忽略了后半句“但是那 1%的天分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 99%的汗水都重要。”一样。学照明设计的人一开始就会被反复灌输一句话:见光不见灯。假如用于人工照明中,显然这只是“间接照明”的一个场景描述,或者充其量作为灯具尽量防止炫光干扰的一个需求而已,其他的情况下近乎不可能。图:灯槽在空间中的使用属于典型见光不见灯的“间接照明”手法,“间接”能让空间光线柔和,也因为间接,因此对特定空间能贡献的照度也有一定限制,很多情况下需要增加其他功能光作为补充,譬如装在天花上为平面直接提供光线的下照灯。图:某高端钟表店的 VIP 间,除了环形天花灯槽提供了人工环境光线外,休息区域中需要额外的光线补充,作为空间界定的职能,这时候下照射灯就成了很好的选择;而对于天花而言,下照射灯的外观显然是无法隐藏起来的.因此,抛开“颜值”挂帅的造型灯具不说,功能性灯具的外观显然是一个无法躲避的问题。而当下,除了尽可能借助工艺和技术的革新,把功能性灯具的外观给予更多的造型变革,或尽可能隐匿在建材中或用出色工业设计干脆使其直接暴露,成为装饰元素这两种“改良"派的外,似乎难以寻求革命性的解决之道。 Why ?我们试图从室内功能性灯具的应用终端溯源说明。理解室内设计才知道光怎么用:知其所以然首先,室内设计的本质是空间、动线、光线三者打散重组过程.对于光线这个单元而言,就是两件事情:为空间开窗户和设计人工光。我们先来看一个典型案例:图:日本丰川市(Toyokawa)的“光墙”住宅(Light Walls House)布局 3D 解构图,“房中房"是空间设计师重组空间的方式,房间内有四个小盒子分布在大盒子四周,中间为通道和公共空间,而尽可能多角度利用日光是该空间光环境设计的重点,而后才是人工光源的补充。图:白天,日光被分解,为房中的四个盒子空间提供光线,显然这并不够。设计师必须在需要光线的地方布置了以筒射灯为主的人工光源,用作空间光线的辅助。看看被拆分为“十”字形的公共空间布灯吧。在上述案例中,筒灯布灯的方法因应了空间天花的结构,线性排列,然而,显而易见的是,天花的设计是线状肌理的,但筒灯却是点状的,并非遵循了线状肌理的设计。还可能有其他选择吗?传统筒灯:点状表现。筒灯(或称筒射灯)作为室内人工光源中应用广泛的一种灯具,在服务于室内空间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