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总结时间飞逝,岁月如梭,一个学期又要接近尾声。回顾一下,经历了很多,学习了很多。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课程总结:通过几个月《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学习,全面了解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系统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原理;在区分公共部门管理与私部门管理不同特点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技术与方法。1、例如:通过对沃里科公司是怎样从瘫痪状态重新走向“第二个春天”的?案例分析,了解到,日本人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a)、沃里科公司首先通过办三件事(聚会、送收音机、与大家一起打扫厂房)拉近与美国工人的距离;然后聘用以前在本厂工作而眼下失业的工人,并且与该厂的工会携手合作,改善劳资关系;最后获得工会支持及大部分工人的好感之后抓劳动纪律;最后一起商量提高劳动效率,改善产品质量.b)、把两国之间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作为主要矛盾来解决,从产生差异的(1)自然原因.日本是个岛国,唯一富足的资源就是人;美国地大物博,条件优越,重视物质和财务资源。(2)历史基础.日本历史悠久,封建家族关系影响深远;美国是个年轻民族国家,多民族不同的观念和习惯形成员工各自的独立意识和自由主义行为.(3)文化背景.日本受佛教和儒教的影响,崇尚和睦相处、互相帮助、讲究信任、忠诚、利他;美国受基督教的“原罪”论影响,以利己为中心。(4)人性观的区别。日本提倡 Y 理论的人性假设-—积极的人性观;美国提倡 X 理论的人性假设——消极的人性观入手,求得理念的一致。c)、把“社会人"假设的依据作为管理这个厂的指导原则。揭示了传统管理和霍桑实验的利弊。(1)传统管理认为,生产效率主要决定于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霍桑实验认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聚会、送收音机、与大家一起打扫厂房就是拉近人与人的关系,制造一种家庭的气氛) (2)传统管理只重视"正式群体”问题,诸如组织结构、职权划分,规章制度等,霍桑实验还注意到存在着某种”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别的法律规范,影响着群体成员的行为。(三洋公司总裁主动和工会商谈合作,聘请被辞退的老员工,通过这种“非正式群体"影响着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士气) (3)霍桑实验还提出新型领导的必要性.领导者在了解人们的合乎逻辑的行为的同时,还须了解不合乎逻辑的行为,要善于倾听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