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的控制摘要:水泥混凝土必须同时满足必要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和经济性4 个方面的要求。要获得优质、经济、美观的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只有选择适宜的原材料,最佳的配合比,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才能达到“内实"与“外美"的整体效果。本文主要是对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外观的质量控制的内容和策略进行了阐述。关键词: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质量;控制引言不论预制还是现场浇筑水泥混凝土,其外观质量均是公路工程结构混凝土质量的直观体现.因此,确保和提高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对混凝土工程有其重要意义,也是我们公路工程技术人员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对预制构件外观质量缺陷的深化分析、摸索,总结了水泥混凝土预制构件预制过程中外观质量缺陷存在的形式和种类,经过实践总结,逐步完善了预防措施,并在不断整改过程中摸索出一些修补方法,使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得到有效控制和完善提高,收到一定实际效果。一、小型混凝土预制构件外观的质量现状(一)、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思想上对小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够重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大型构件的外观质量都比较重视,从而严格要求、加强管理,而对小件的外观质量不够重视,认为外观质量差一些不会影响使用,也无多少人细心注意观察,这中情况在施工单位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缺少对外观质量的严格要求和管理,思想和心理上的放松,最终导致小型预制构件外观质量差。(二)、模板质量问题模板是决定水泥混凝土构件外形的基础,其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直接影响成型混凝土的外观.若模板不符合要求,预制的混凝土构件肯定有问题.模板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模板加工不平整。表面不光滑,这就造成混凝土表面粗糙;另一方面是模板设计结构不合理,其刚度和稳定性差,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变形或走模,造成预制构件的棱角不清、平面翘曲、尺寸误差较大.(三)、混凝土配合比骨架形式密实骨架堆积设计法不仅可以优化集料、粉料的组成级配,而且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材料的结构致密性,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胶凝材料的用量,进而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采纳密实骨架堆积法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初步确定最紧密堆积时粗细骨料、粉料的比例,达到减少胶凝材料用量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对粉料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小胶凝材料中水泥的比例,达到减小水化温升的,从而初步确定混凝土的基准配合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