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2。 数 轴宜昌市第十五中学 黄 娥一、学生起点分析一方面,小学里已经接触到在“射线"上用点来表示数和读出或写出“射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对数与点的这种对应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上一节课又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为数轴概念的建立和进一步学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积累的必要的学习经验,具备了“表示”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是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从另一方面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称(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生活经验基础,是学生便于理解数轴概念.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准确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并把每一个有理数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并会借助数轴功能来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数轴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起点,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从现在开始,在教学与学习中更应该提醒学生注重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本章后面的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运算都是结合数轴进行的,由此可见这一课时学生学好数轴概念的重要性。数轴是用“长度"度量各类量的抽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称(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基础.本节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① 掌握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② 会指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有理数;并能把有理数在数轴上用点准确的表示出来; ③ 数轴上点的大小关系,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过程与方法:培育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培育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意识。3、情感与态度:通过数轴与生活实物对应对比,激发学生兴趣,通过法律规范画图,培育学生细致准确习惯,扶植勇于探究的精神。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① 情境导入、适时点题;② 问题探究、形成策略;③ 动手操作、探究新知;④小试牛刀、 自我检测 ; ⑤欢乐课堂 、思维晋级;⑥师生归纳,布置作业。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适时点题活动内容:1.你能说说什么叫正数,什么叫负数吗?2.问题 1:(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