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协议转让与做市转让的本质区别导读:新三板作为国内首个以注册制为雏形的资本市场,深受中小企业的认可和追捧,新三板的出现,不仅给企业广泛的融资通道,也给投资机构提供了便捷的退出渠道.企业挂牌门槛儿低,很容易就加入新三板大军,这也造成市场一定程度上鱼龙混杂,企业该怎样把自己更好的销售出去?现在市场上主流的交易制度“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二者有什么本质区别?开题之前,先一起看一位朋友 A 公司挂牌的故事:A 是这家公司的董秘,他们所在公司挂牌的时候,原始股东股份因为托管在不同的券商营业部,在完成中登股份登记后,需要各券商和所属营业部再做股东的股份确权,在接触了很多营业部以后,A 发现他们基本不懂转让协议。听了各种不靠谱的解释后,A 不得不自己摸索,再给很多股东做协议转让交易的普及讲解。可 A 发现,不同券商做的新三板交易界面和功能都不一样,人性化程度极低,股东们一头雾水。A 还打趣的调侃:“那个时候,我们的股东看到什么成交确认买单/卖单、交易互报买单/卖单、定价卖出/买入什么的名词内心都是崩溃的."当时以 XX 招商为代表的新三板明星股每天都出现大笔的 0。01 元协议转让成交,引发市场的不断热议时,A 的公司股票交易也很快出现了类似情况,不得不佩服他们股东的聪慧头脑,接受新奇事物超快,而且行动力超强。低价成交的背后原因非常多,市场争议也很大.但不可否认避税的目的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这也是市场原始股东巧妙利用了新三板交易制度和税收征税配套欠缺的漏洞。新三板市场和主板交易不同,主板企业的原始股东卖出股票是营业部直接替税务部门代扣代缴的。新三板的原始股东,营业部并没有代扣代缴义务,所以说套现缴税全靠自觉。很多地方的地税部门甚至对新三板交易怎么去征收资本利得税都不知道,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股东的开户信息,也没有对应的操作流程。这就给新三板原始股东避税提供了大量的灰色空间.由于公司股票交易频繁出现 0。01 元成交的情况,A 公司的股东们也收到了股转发出的由不同券商营业部转来的调查函。A 告诉我说,他那时候每天心惊胆颤,生怕股东的行为拖累到公司受到处罚。制度上的缺陷也让股转的老师们一筹莫展。对 A 所在的公司公司来说,只能尽快转成做市转让,才能杜绝低价转让行为.同时,A 也很快的动起来做投资者的教育的工作,发短信、现场开会讲解政策,以最大可能保护公司,教育股东。种种努力下,0.01 元交易逐渐消逝,A 所在公司的股东们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