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色带工程1、结合设计要求和周边环境因素,对色带进行现场放线,在已经放完轮廓线中线上,先行在地内取土,堆顶部高约 10-15CM 土垵,一则利于栽后植物浇水平衡,二则此垵可作为栽植过程中的基准线。一般色带配置以 2 种以上不同品种的植物片植为主,高度配置以 0.3—1.5M 为佳效果.色带建植须形成界定的观赏面层,为了尽快达到设计效果,栽植密度平地一般以 16—25 株/M2,坡地一般以 25-50 株/M2 为宜,如单纯为花卉组成的色带一般以10-16 株/M2 为宜。 依法完成放线堆垵后,栽植过程中注意保护,防止边线模糊不准。经设计造型的确认后 ,首先进行苗木的选择.色带假如为圆拱形,较低矮的苗木栽于外侧,中间栽植较高的,如为斜坡形,低矮的栽于低的一侧,高的栽于另一侧便可,实际实施中可灵活掌握。然后栽植苗木时,株行距以“品字形”配置为宜,以便形成后内部通风透光。不同品种或组合的苗木界线之间,根部必须保留 10-15CM 的间距,上部叶片之间似挨非挨为宜,匀称栽植,以备后期造型、管理。一般栽植过程中,外侧观赏面的栽植密度应依据实际适当加大,以增强景观效果。实践中以先栽植色带外侧边线的苗木,然后再依据上述标准进行内部横向栽植为佳。 2、色带的修剪技术要点 色带的配置及修剪形式主要有规则式和自然式。 规则式的色带主要指按人们的意愿和需求,将植物修剪成各种规则变化的形态 .主要的形式有:平整形、斜坡形、圆拱形、圆球形、圆柱形、阶梯形、三角形等。 色带种植完成后,根据其习性,必须用长剪先剪其两侧,上部重剪,下部轻剪,使外侧观赏侧面成一斜面。两侧剪完,再根据形状剪顶部,整个断面略呈梯形状。这样可以使植株上、下各部枝条的顶端优势受损,刺激上、下部枝条再长新侧枝,侧枝的位置,距离主干相对较近,有利于获得充足养分和阳光,从而使枝叶茂盛.不同品种或组合之间依据此法,修剪时上部必须留足 10-15CM 间距,一是有利于后期人工近距离管理,二是有利于苗木健壮成长,三是有利于阻断病虫害传播途径。根据苗木特性,在生长期内如新梢长约 8—10CM 时,即可结合设计造型进行多次轻度修剪,修剪中以满足丰满美观、增强树势、平衡造型、比例协调、轻量多次的原则,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自然式色带指栽植后少加人工整形修剪,任其自然生长为主而成,具有天然景色的效果。大部分花卉组成的色带宜采纳此法. 自然式色带种植完工后,简单整形,必须进行次冬剪,一般主干上部枝条多留花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