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1、什么是民族平等的政策?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进展程度高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卑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杂散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2、什么是民族团结政策?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党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全国 56 个民族结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人民要互信任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谅解;各民族只有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与进展。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4、宗教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是什么? 第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我国宗教坚持实行独立办教的原则.第三,我们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第四,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5、任免宗教教职人员有哪些程序和规定? 从事宗教职业的人员,如伊斯兰教的伊玛目,一般应按以下程序产生: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举荐,信教群众民主评议,基层党政组织审查,县(市)宗教事务部门审批,县(市)伊协聘任并颁发任职证书。宗教职人员主要从当地产生,本地确无合适人选需从外地搬请的,要经地、州(市)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宗教教职人员不能胜任宗教职务或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由当地伊协组织解聘。6、关于进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有那些?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进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民族地区的矛盾归根到底要靠进展来解决,经济进展了,民族团结才有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民族地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优势搞好沿边开放,促进经济进展;坚持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国家利益与少数民族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国家总体进展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民族地区进展规划与措施;实行“对口支援”和优惠政策,帮助民族地区的进展。在进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方面,国家从财力上保障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进展,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毕业分配上实行照顾,注重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大力培育民族文化人才.同时,根据少数民族的情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