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路面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本标段路面设计为 15cm 厚级配碎石底基层、20cm 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 26cm 厚水泥砼面层.一、施工准备(一)委托监理工程师确认的试验室按规定进行材料标准试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二)施工前安装调试好拌合站,根据施工配合比计算调试各料斗下料速度及加水量时间,以保证配料准确。(三)对准备铺筑的路床面进行整修、检测、放线,铺筑前先对路床面分段进行整修,使之达到要求的宽度、高程、平整度、压实度、弯沉值。并进行自检,放出铺筑中线、边线、检测点位,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铺筑。二、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一)路床检验在路面底基层施工前,对路基平整度、纵坡、横坡、高程、宽度、压实度、弯沉值进行检验,如有缺陷及时进行处理.全部检查合格并确认路基稳定后,才能进行底基层施工.施工前进行碎石级配设计,报监理工程师批准。(二)拌合采纳拌合站集中拌和,自卸车运料。拌和保持连续均匀,拌和中及时检测碎石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保证混合料最佳含水量。运料车采纳同容量的自卸车,每车装料均匀,并及时将混合料送至现场,当摊铺现场距拌和站较远及气温较高时,适当加大混合料的含水量,并在混合料的运输中加覆盖以防水份蒸发。(三)摊铺碾压采纳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整平,振动压路机碾压,一次性铺筑。1。上料前,先根据路基宽度、摊铺层厚度、自卸车容量计算出每车料的摊铺面积,沿行车道纵向布设卸料点,划出布料方格网线,标出每车的卸料点范围,以供现场值班人员指挥卸车,保证上料均匀、准确。2.摊铺前,沿路床中央路缘石边缘底基层外侧钉设控制钢钉,每 15m 设一钢钉,根据线路高程控制测线。摊铺重点是平、均、快.严格控制碾压厚度,严禁薄层摊铺或贴补.摊铺表面要平整,混合料要均匀,人工配合整修,对低凹段及时补料直到符合控制标高、边坡平整无虚碴.3。碾压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从路床边缘开始向中间碾压。碾压时后轮要重迭 1/2 轮宽,并超过两段接缝。摊铺碾压过程中,处理好纵向、横向接缝的接头,横向缝应垂直,不留斜向接缝,碾压段末端压成斜坡。两工作段的衔接部分采纳搭接拌和,前一段拌和后,留 5~8m 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未压部分一起再进行拌和,并于下一段一起碾压.正在碾压的路段不得调头或紧急制动。(四)养生和养生期间交通管制底基层养生期间保持一定湿度,时间不少于 7 天,采纳洒水养生,养生期间要封闭交通.级配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