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育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我们的音乐教育既不是为了培育作曲家也不是为了培育演奏家,而是培育合格的听众。”提高学生的听赏能力可以培育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伴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进展,我国的音乐艺术事业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各种各类的音乐演出不断,音像制品的更新更是锦上添花,喜爱音乐的朋友越来越多。作为音乐工作者,通过观察了解,发现有许多人听不懂经典音乐,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好听、欢快、悲伤"这些肤浅的层面上,得到的也只是欢乐而已,而真正的“艺术之美”在欣赏过程中则品味不出。音乐欣赏课成为小学生打闹、游戏的“理想场所”。如何使他们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真正把他们的“耳朵"叫醒对音乐老师是一种挑战。一、让学生在“听"中创想音乐亚里士多德说“想象力是发明、制造等一切制造活动的源泉”。小学生的想象力是及其丰富的,通过倾听音乐学生可以在插上“音乐的翅膀”尽情的飞行,充分展开想象。培育他们欣赏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如在欣赏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第八册《森林的歌声》时,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插上音乐的翅膀来到了哪里?”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我来到了漂亮的森林里”“我来到了动物园"“我听到好多动物在聊天嬉戏”“我来到了奇异的山林里,那里有树禅、秧鸡、飞鼠,他们正在嬉戏玩耍,好像要跟我做朋友。”“我好像是一只小鸟在空中飞行。"“我想去郊游,去拥抱自然.”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用语言表述自己听到的,想到的,训练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学生通过反复倾听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的无穷魅力.感受到笛子清脆悦耳的声音,感受到吉他、提琴的独特魅力。 在欣赏《水上音乐》时,先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乐曲表现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讨论,想象英国宫廷和贵族乘坐大型游艇在伦敦的泰晤士河上夜游时的情景同时我启发学生倾听音色不同的乐器表现不同的音乐情绪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当时的情景,畅所欲言,感受乐曲雄伟壮观的场面。 我用音乐打开了他们想象的阀门,提高了音乐制造能力,使他们在音乐世 界里尽情的翱翔。二、让学生在“唱”中体验音乐音乐主题是乐曲的核心,是乐思形成和进展的基本要素,体现了作品的情绪、形象、风格,学生对一部作品的印象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较好的把握旋律主题是获得音响体验的有效措施。演唱乐曲的主题旋律可以提高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