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交底书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涵洞施工技术交底交底人交底时间一、工程简介本合同段共有 26 道圆管涵(拆旧建新 22 道,线外涵 4 道,拆除废弃 2 道)。11 道盖板涵(接长利用 4 道,拆旧建新 5 道,线外涵 1 道,新建 1 道)。箱涵 2 道。(拆旧建新 2 道,其中一道为倒虹吸) 二、施工准备1。1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准确掌握涵洞的长度、角度、砼配合比、进出水口的形式等情况,按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现场情况,安排人员、机械设备,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1.2、施工测量、放样在盖板涵施工前,按设计坐标准确放出盖板涵的中心桩位及护桩的具体位置,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核查、确认。三、施工工艺圆管涵施工工艺测量放样→基础开挖→地基承载力检测→砂垫层(或片石处理地基)施工→基础模板安装 →管座基础砼浇筑→管节预制、安装→剩余的管座基础砼浇筑→管缝处理→八字墙模板安装→八字墙浇筑→帽石→洞口铺砌→台背回填。1、施工放样:在涵洞工程开工前,对涵洞图纸进行详细的复合,准确掌握其细部结构,明确各细部尺寸,计算涵洞基础各控制点坐标.利用已复测确认的导线点、水准点,用全站仪恢复涵洞轴线,同时引至线外控制,便于施工过程中随时复检轴线位置,还需到现场进行实地测量,检查涵洞高程和轴线是否与设计相符合.2、基础开挖:根据石灰线进行基坑开挖,并交代开挖深度,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基底,开挖时严格控制平面尺寸和标高,基底标高使用水准仪跟踪测量控制,防止超挖和二次开挖。有水基坑一般是基底尺寸每边放宽不宜小于 0。8m,无水土质基坑底面每边放宽不小于 0.5m。基底标高必须按设计严格控制,在基槽底面可留一层适当厚度土层,以便压实后达到设计标高.但一切松散浮土必须清除,若有局部超挖之处,不能用松土填补,只能在夯填砂砾垫层时找平。弃土、动力设备堆放或设置在距坑顶边缘 1.0~2.0m 外的地方,以减少压力,保证基坑边坡稳定性。弃土堆避开路基中线位置以免影响测量.进行垫层施工时,施工条件允许,用压路机分层碾压至压实度达到 96%以上.压路机无法进行施工时,用小型夯实机具分层夯实至规定的压实度。当遇到土质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的技术人员,组织进行处理.3、混凝土基础。根据基础的纵横轴线、平面尺寸进行放线,再根据边线对模板进行加固.模板采纳木模板,模板采纳的原则:结构物所需的模板块数少、拼接少,节约连接和支撑配件,减少拆除工作量,增强模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