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用橡皮筋作动力》执教老师:跳石小学 田伟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二、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小车的运动,提出问题并利用实验,观察探究橡皮筋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行驶方向的关系;(2)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3)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与实验内容间的联系,体验科技的力量和制造的欢乐。3、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弹力是物体改变形状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理解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教学难点:用做“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解释.【教学准备】老师:组装好的小车一辆、橡皮筋数根、弹簧 2 根、多媒体课件。学生:橡皮筋数根、小车 1 辆、有刻度的“跑道”、弹簧 2 根、实验记录单 1 张。四、教学过程(一)、课的引入1、谈话激趣(1)(出示课件)谈话:同学们,在你玩过玩具车吗?它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想一想,你所玩过的玩具车是靠什么运动起来的?(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一下,这些车又是用什么作动力的?2、质疑引题(1)(出示小车实物)同学们桌上有一辆自制的简易小车,你可以用哪些方法使这辆“小车”运动起来呢?(2)有许多种方法都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今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如何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出示课件)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对玩具车有着特别的好感,以此开课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学生的前概念知识和生活经验。体现课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二、探究发现第一部分:用准备的材料组装小车把橡皮筋和小车组装好,使小车运动起来。1、同学们,你们想亲手组装一辆橡皮筋作动力小车吗?2、那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车的构造吧(出示课件按图介绍小车结构)!请同学们拿起实验桌上的小车,先区分一下车头和车尾。再组装橡皮筋动力的小车。3、组装步骤:(1)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头的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尾的车轴上。(2)转动车轮,让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松开手,车轮就好转动。4、操作实验:你们的小车动能动吗?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边试边想下面的问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