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也妮•葛朗台》看其审美价值摘 要:《欧也妮 ·葛朗台》所隐含的人性寓言 ,打破了评论界历来仅把葛朗台视为资产阶级金钱原则之符号的狭见。葛朗台对于金钱的特殊爱恋,象征着人类共有的偏执情绪。小说折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我们的生命注定要在无序的忙碌中顾此失彼。关键词:《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美德《欧也妮 ·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一篇重要小说, 是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它写于 1833 年, 作者得意地称之为最出色的画稿之一。在这部小说里巴尔扎克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资产阶级守财奴的典型。在欧洲文学史上, 有不少作家描绘过守财奴的形象, 但是葛朗台这样深刻而丰满的形象却并不多见。葛朗台这个形象以它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特征, 丰富了世界文学史上资产阶级典型的画廊,为我们认识资产阶级贪得无厌的豺狼本性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证。一、守财奴的典型形象恩格斯在谈到资产阶级的特性时曾经这样说过: / 在资产阶级看来, 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 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 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 除了快快发财, 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 除了金钱的损失, 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葛朗台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物。他性格的基本特征就是对于金钱的贪欲。他迷恋黄金, 一见到金子, 眼睛里会发出一种饿虎一般可怕的光芒。他一生中放债、做投机生意、克扣一切家用, 积攒了大量的黄金, 统统都藏进密室。平时, 他走进密室, 瞧着累累的黄金,快乐得无可形容。到了弥留之际, 他瘫在床上, 还要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 像一个刚刚知道观看的婴儿一样盯着这些金钱一连几个小时。临终时, 神父给他做法事, 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 让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镀金的十字架抓在手里。黄金能使他濒临死亡的神经复活起来, 可见, 其贪欲之强烈。他临死还是放心不下他的那些钱财, 嘱咐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 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到冥间阴司他也要把这些黄金抓在手里。作者笔下的这些夸张的文字主要在于说明葛朗台已经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黄色魔鬼的化身; 对黄金的贪欲已经成了他全部思想、感情和行动的主宰。为了追求黄金、占有黄金, 他在投机活动中采取了极其狡猾的手段。即使巴黎的那些交易场上的老手也未能逃过他的铁掌。吝啬是葛朗台性格中最显著的特征, 也是他对于黄金的贪欲的集中表现。他拥有几百万的财富, 生活却是那样的寒酸, 花花公子查理来到他家错以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