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问题研究提 纲一、盈余管理的实质及产生的原因 (一)盈余管理的实质 (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二、新会计准则下进行盈余管理的途径 (一)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基础对企业盈余的影响 (二)新固定资产准则的变化对企业盈余的影响 (三)无形资产准则变化对企业盈余的影响 (四)企业合并对企业盈余的影响 (五)借款费用资本化对企业盈余的影响 三、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综合防范 (一)建立健全公允价值计量决策体系 (二)完善会计法规制度的制定 (三)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识别能力 (四)加大证券市场监管力度 (五)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六)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1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内容摘要:我国财政部于 2006 年 2 月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并在 2007 年 1 月 1 日在上市公司中执行。新准则体系对于盈余管理有何影响?应采取的措施如何呢?客观地讲,会计理论与实务界对此尚存在模糊的认识。这显然对新准则的顺利实施不利,对企业会计的进一步完善和未来建设也不利,对制约盈余管理,提高会计质量更不利。与此同时,会计信息的不对称,会计准则的可选择性,会计盈余数据的有用性,为盈余管理创造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新准则在上市公司施行较大的改变了企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盈余管理的手段及对策。在新准则下,盈余管理手段更加多样化。对其识别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对此,本文就新会计准则下盈余管理的动机、手段、综合防范等问题做个探讨。关键词:盈余管理、公允价值、新会计准则2我国 2006 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 会计 准则,新企业会计准则理念先进、体系完整,体现出与国际准则趋同的同时,也对盈余管理有意识的遏制,这给企业的财务和会计人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显著的就是公允价值的运用,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容空前扩大,使企业盈余管理出现新的问题。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比仅要求企业会计人员要了解制定者的意图,而且所提供的信息业要对企业经营提供更强的决策参考价值。本文就是通过研究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会计判断职业空间的基础上,提出运用新准则在会计职业判断的空间进行盈余管理方法,为企业的管理当局和会计人员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一、盈余管理的实质及产生的原因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