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服装史】20 世纪 30 年代服饰流行文化1934 年莱恩德克尔时装插画《永别了,夏天》 岁月如虹流年似锦在时光的轨迹里历经浮华从懵懂稚嫩到成熟优雅从绝代芳华到返璞归真在服装的历史长廊里每一段都似曾相识每一段都别有一番滋味是昙花一现亦是愈久弥新 上个世纪 30 年代,前承经济危机,后启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谓多事之秋,但,人们并没有停下追随时尚的脚步。《Harper’s BAZAAR》1939 年 10 月刊的封面,此时欧洲已经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然而“Fashion as usual”的文字跃然纸上,穿着时髦的女士似乎与世事无关,经历了过长时间的低迷经济,一切似乎都变得都没什么大不了。虽然经济低迷,但是人们特别是那些爱时尚的女人,总是需要找回些生活的自信。与战争带来的不安全感不同,经济低迷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心灵上的失望,而失望的心态,总是需要移情于物,因此,在如此捉襟见肘的日子里,如梦似幻的感觉暂时让人忘却了此时的囊中羞涩。这个时期的女人,追求流行的来源不再是昂贵的高级定制,而是更多精神层面的愉悦,特别是当购买服装变得吃力时,自己做衣服穿的风潮又开始回归。30 年代的女性时尚正如这个时代一样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说 20 年代纸醉金迷的生活还有着明显的贵族气息,那么经过 30 年代政治经济社会的重新整合,服饰更加简化,廓形更加流畅,正大步迈向现代社会形态的标准,为之后的女性意识回归以及二战后 New Look 样式的诞生打下基础。那个时代的女人无疑史最精致的,他们妥帖的表达了时装的玄妙:不流于衣物的表象而重于体会与展现色彩、剪裁、廓型、印花,亦或是捕捉设计的灵感,情绪的显露,都被演绎得尤为玄妙。典雅、美观、大方的形态特点史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对以后的服装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硬是要为 20 世纪 30 年代服装文化贴上一个标签,无疑史“最优雅” 飘逸绸缎和绉纱制成的“希腊女神装”无处不在,这也印证了 30’s 的确是整个 20 世纪女性裙摆最低的年代。妩媚和柔情是对 30’s 风格的高度概括,如果翻译成服装语言那边是:印花连衣裙外搭毛呢大衣,再加上精致帽饰的点缀。钟形的服装、塔夫绸、透明硬纱、罗缎价格飙升。如果想要传出 30’s 年代的风格,臀腰处展露曲线是重点,一件腰臀紧凑,下摆宽松的印花长裙是个好选择,外披大衣体现现代感。 30 年代人们不再崇尚苍白的雪色肌肤,更加青睐小麦肤色,最重要的变化史大衣,外套开始大比例的出现在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