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注释】① 选自《吕氏春和•慎行览•察传》。② 溉汲一一打水浇田。溉:gai,浇灌、灌溉。汲:音 ji,从井里打水。③ 及一一待,等到。④ 国人道之一一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国:古代国都也称“国”⑤ 闻之于宋君一一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⑥ 问之于丁氏一一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⑦ 使一一使用,指劳动力。【译文】宋国有一家姓丁的人家,家中没有井,要到外面去打水浇地,经常要有一个人住在外面(专门做这件事)。等到家里打了一眼井之后,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说了这件事,并传播开来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国都里的人都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询问,丁家的人回答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得到了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在井中得到了一个人。”寻到的消息如此,还不如不知道。【启示】1. 说话要防止歧义。2. 不要轻信流言蜚语,不要传播未经自己考查的话,凡是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忌道听途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3. 以有闻而传之者的角度来看:不要听到什么传闻之后就外传,要动脑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听到风就是雨,以致于以讹传讹。以丁氏的角度来讲:在交际中,语言的表达很重要,必须做到表达准确、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歧义。以宋君的角度来讲:无论什么事情一定要眼见为实,亲自打听才可以下结论。以免造成更大的误会。【问题理解】1.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如何去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目从,更不能以讹传讹。《杞人忧天》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