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笔记电子科技大学祝小宁第一讲:01 管理之道人类号称万物之主宰?可是人类为什么能够主宰世界呢?论单个的比较,人类不见得比得过很多动物,那为什么又能够成为万物之主宰呢?关键是人类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存在的。人要形成社会,就必须要学会管理。管理要遵照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管理心理学的讨论对象就是人、心理、行为。管理心理学讨论在社会和组织活动中,人们与环境相互作用,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反应的规律,旨在提高管理效率的科学.管理可以从两个面去理解它:道和术。思路决定出路。管理之道的核心:管理的思路,体现在管理这个名词上,不外乎两个字:管和理。管——安——配置资源;(把资源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管理分析来说,管理者本身就是一种成本,但是这种成本能够使得别人做的更多更好,产生巨大的增量。(摩西的故事)。理—-治——资源治理。不同的资源放在不同的位置上,会发生不同的关系,继而带来不同的结果。管理就是对组织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和处理。管理核心:目的效应。管理其实是一种手段,手段要服从目的;木桶效应——稀缺,缺一不可;竹竿效应——重要:关键因素。人力资源是社会和组织最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管理应该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利益是去安好人,治好人的重要因素。制度也是一个因素.而更重要的是人的内心。人的活动再复杂都受人的内心的支配。因此管理者只有影响到人的内心,才能安好人,治好人.曾经有人问老子问题:我是管理者,我在上层,就怎么管理得了下面的人?我是领导,我走在前面,怎么就管理的了后面的人呢?老子说,你是管理者,你在上面,就要用你的言语攻克下面人的心。只有攻克了下面人的心,他们才不会觉得你在上面是压迫。否则,你管理的越深,他们就抵抗的越激烈,这样你就防不胜防。心不同,体验就完全不同.你是领导,你想走在最前面,你就必须以你的身(行为),去攻克后面人的心。怎样做呢?面对利害的时候,去攻别人的心。遇到利益的时候反而要走到后面去.悖论-—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老子说:“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处上不觉压,处前不为害,天下乐推而不厌。”管子在《心术篇》说:心安则国安,心治则国治;安也者心也,治也者心也.自古会管理的人,都是会攻心的人。假如你不知道人心变化趋势,怎么能攻心呢?管理无外乎两手:以后就是宽(——文——张——恩-—奖),另一手就是严(武-—驰—-威——罚)。《孔子家语》中说:欲政之速行也,莫善乎一身先之;欲民之速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