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究有效教学模式,构建各具特色的高效课堂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 赵广军一、探究有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八十七中进展的必定追求.关于实施有效教学的探究,必定首先要关注我校进展的历史背景。众所周知,长春市第八十七中学是春城西部一所逾五千师生的九年一贯制中学,其历史进展的分水岭出现在2024 年.当时为了保证长春西部的学生能够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绿园区委区政府实施“科教兴区"的战略,决定举全区之力,异地建校,投巨资全力打造八十七中.2024 年 11 月 9 日,八十七中喜迁新址.当时全校班级总数仅仅 38 个班(学生 1900 多人),老师 138 人.迁校八年的进展历史足迹,也印证了我们探究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贯追求。教学质量是学校进展的生命线。要彻底改变学校落后的面貌,老师是学校办学之本,提高学生升学率是不可回避的重要指标.但作为一所起点低、起步晚,有着奋起直追强烈愿望的八十七中而言,则更有深意。学校共有老师 306 人,其中 35 岁以下青年老师 244 人,占老师总数的 80%,且三分之二来源于新毕业或新转入。老师队伍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社会招聘的骨干老师及新毕业的优秀大学生等新成员的加入,新老老师之间专业成长的文化背景不同,使老师群体教学风格各异,教学方法各异,老师关注学生的视角各有不同,甚至老师监控课堂的能力差别很大.这就需要把老师在原学校的教学模式逐步统一到八十七进展的轨道上来.绿园区建区不过十五年,是由原郊区与三乡五镇合并而成,教育基础薄弱,学生多是来自附近菜农,生源质量则更差强人意.另外,学校一直受到区外扩大招生影响,高质量的生源持续萎缩,种种不利条件使得八十七中的进展道路崎岖坎坷,老师队伍的稳定性也受到一定冲击。要把这些学生都培育成对社会有用的各类人才,这就要求我们的老师坚定执着的信念和朴素的教育情怀,在监控课堂、驾驭课堂,备课、批改、评价等诸多方面科学完善和稳步提高。综上,把快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八十七中办成人民满意学校,根据我校这一自我定位,针对学生生源和老师结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把构建有效课堂提到学校进展生死攸关的高度。二、探究有效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我校十一·五进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办好人民满意学校的必由之路,更是八十七中校领导班子在十一·五规划中矢志追求的工作目标.随着迁校后硬件设施的逐步完善,校园环境及办公条件已跻身于长春市基础教育前列,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