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中激励理论在企业中的运用 -—肯德基与麦当劳经营中的激励文化分析有四种激励的理论,分别是内容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模式理论.(一)内容型激励理论,这是讨论需要这个激励的基础的理论,它着重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讨论。其中,最有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序理论”、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和阿德佛的“ERG 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序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⑴ 生理需要,指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等;⑵ 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和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 ;⑶ 社交需要,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属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⑷尊重需要,包括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⑸ 自我实现需要,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理论又叫双因素理论,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两类不同的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对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劳动效率起着不同的作用.保健因素是那些只能消除工作中不满情绪,而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不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因素;激励因素是那些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激发其工作热情、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的因素。麦克利兰的“激励需求理论”的基本观点是:⑴ 人的需求主要有三类:成就、权力和社会交往;⑵ 一般情况下,主管人员的成就需要比较强烈;⑶ 一个组织的成败,取决于其拥有的高成就需求的人数;⑷ 成就需求可以通过后天培育、训练而获得。阿德佛的“ERG 理论”的基本观点是:⑴人的需要有三种:基本的生存需要、相互关系和谐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⑵人的需要不一定是生来就有的,有的是通过后天学习产生的;⑶人的三种需求并不严格按先后顺序进展,遇到挫折时有可能倒退。(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这是着重讨论目的的理论,激励的目的正是为了改造和修正行为。这种理论主要有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凯利等人的“归因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有四种强化类型:⑴积极强化.当积极的行为发生之后,立即用物质或精神的鼓舞来肯定这种行为;⑵惩处。当消极行为发生之后,使行为的实施遭受身体上的痛苦,从而减少这种行为;⑶ 消极强化。这类强化能够防止产生个人所不希望的刺激,又称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