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 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及设计完成的任务要求 21。1 课程设计的任务内容2第二章 系统环境配置和使用工具简单介绍 32。1 二层交换机32.1。1 二层交换机的简单介绍 32.1.2 二层交换机的基本原理42.2 三层交换机 42。2.1 三层交换机的简单介绍 42。2.2 三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42.3 路由器52.3。1 路由器的简单介绍52。3.2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5第三章 可行性分析和系统需求分析 63.1 划分 VLAN 的分析63.1。1 划分 VLAN 的基本策略 63.2 配置 RSTP 协议分析 63。3 ACL 的相关分析6第四章 系统总体规划和拓扑设计 7第五章 系统物理设计和 IP 设计85.1 VLAN 的划分85。2 配置 RSTP 协议 105.3 运用 OSPF 配置全网路由125。4 在路由器 A 上应用 ACL 18第六章 系统安装配置与调试22课程设计总结24参考文献 24第一章 课程设计题目名称及设计所完成的任务要求1.1 课程设计任务内容下图为某学校网络拓扑模拟图,接入层设备采纳二层交换机,汇聚层设备采纳三层交换机。在接入交换机上划分了办公子网 VLAN 20 和学生子网 VLAN 30,在汇聚交换机上划分了服务器子网 VLAN 10。为了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接入层和汇聚层通过两条链路相连,汇聚层交换机通过 VLAN1 中的接口 F0/1 与 Router A 相连,Router A 通过广域网口和Router B 相连,Router B 则通过以太网口连接到 ISP,通过 ISP 连接到Internet。通过路由协议,实现全网的互通.用访问控制列表使 VLAN 30 中的用户在时间(9:00~17:00)不允许访问 FTP 服务器和 WWW 服务器.在 L2—Switch 上划分 VLAN 20 、30,L3-Switch 上划分 VLAN 10。配置 RSTP 协议实现 L2—Switch 和 L3—Switch 之间的冗余链路,选取 L3-Switch 为根。配置三层交换机的路由功能,运用 OSPF 配置全网路由.在路由器 A 上应用 ACL,要求:学生不可以访问服务器的 FTP 服务,可以访问其他网络的任何资源,对办公网的任何访问不做限制。第 2 章 系统环境配置和使用工具简单介绍2。1 二层交换机2。1.1 二层交换机的简单介绍二层交换技术进展比较成熟,二层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 MAC 地址信息,根据 MAC 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 MAC 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具体过程如下:(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 MAC 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 M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