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自贸区的建立与影响——以武汉自贸区为例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背景、研究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国门,中国经济对外开放。我国一直以充足的劳动力和低廉的生产要素占据优势。然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低端经济再难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经济需改革才能得到发展。我国进行创新性改革,建立自贸区,经济发展稳步上升。有了自贸区的成功案例,扩大开放型改革经济,可通过建立内陆自贸区以适应经济扩大的需求 。2016 年 8 月 31 日,湖北入选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武汉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当成熟的产业链,申报面积占湖北自贸区申报总面积的 50%以上。东湖高新区为武汉片区主片区经过自 2009 至今将近十年的摸索探寻,作为示范点已经变得成熟起来,经济发展保持了 35%的涨幅稳步增长。稳居高新区排名前列。武汉高校云集,100 万的就读大学生为其提供了强大的人才资源。无数创业人士来此造就自己、实现梦想,给武汉自贸区的推行先试先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这些都是其实现发展的基石。上海自贸区正式提出以来,建立自贸区便成为了经济规划的重要战略问题。本文针对内陆自贸区的建立问题,在研究时,通过对武汉自贸区发展现状的简单分析,发现了其在经济、市场、金融和国际化发展多方面面临的对外贸易现状不乐观,可持续发展没有深入实现,市场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对武汉自贸区的建立提出了可行化方针,为内陆自贸区的推进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2.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世界上的第一个自贸区是 1579 年建立的意大利热那湾港,1579 年建立,历史悠久。我国的第一个自贸区是 2013 年建立的上海自贸区。两相比较,现今自贸区的发展更具主动权,研究资源更为丰富。国外对内陆自贸区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自贸区的建立原因上,Herbert(1982)认为自贸区的建立原因与政府决策有关,Hamada(1974)认为中国自贸区是外交在经济政治上的影响因素为原因而建立,Feenstra(1991)认为自贸区建设的主要 动 因 来 源 于 政 治 因 素 , D Yao, J Whalley 在 The World Economy(世界经济) 中明确分析了上海之所以能成为自贸试验区的首座城市是因为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荟萃的人才,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国内对内陆自贸区的研究较为具体,尹婷婷(2015)对成都申报自贸区的申报做了研究,并且对其申请的成功做出了积极的预测。王明(2016)在“陕西发展和改革”中写出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比较研究。崔秀仲、苏龙、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