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发明约定奖酬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摘要: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消除不完全契约引起的敲竹杠问题,激励研发人员努力工作,雇佣单位乐意使用分成合约让发明人分享部分发明成果。实证分析表明,约定奖酬规则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发明创新。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不是分成合约可能存在的显失公平,而是雇佣单位在执行分成合约时机会主义行为损害了发明人的利益.应加强对分成合约的监管,确保合约本身符合雇佣双方的真实意愿并严格执行。关键词: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敲竹杠;约定奖酬;发明激励;严格执行2024 年在修订《专利法实施细则》时引入“约定优先”规则,允许雇佣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职务发明奖酬.《职务发明条例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草案》)同样准许单位与发明人约定奖酬,禁止侵害发明人的权利(第 18 条),在约定时须听取发明人的意见(第 19 条),要求确定酬劳数额必须考虑发明人的贡献(第 22 条)。《草案》明显加强了对奖酬合约的规制,以至于有学者认为《草案》剥夺了企业在购买发明劳动时笼统定价的可能,相当于否定企业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调配模式存在的意义,增加了企业的风险与负担,而且会损害发明人的利益.①约定奖酬到底是否需要严格规制,不可不察。一、逆向选择问题逆向选择是乔治·阿克尔洛夫在《次品市场: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提出的问题,他以二手车交易为例,说明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买方仅知道在售二手车的平均质量,为了降低交易风险,他只同意以代表平均质量水平的价格进行交易.买方的出价策略迫使高于平均质量水平的汽车卖方退出市场,质量低于平均水平的汽车卖方继续留在市场上参加交易。结果二手车市场上的平均质量水平和平均价格进一步下降,如此循环下去,最终导致低质量的二手车将高质量的二手车挤出市场。这种低质量商品淘汰高质量商品的现象明显违反市场竞争中的优胜劣汰法则,因此被称为逆向选择问题.②研发人员的能力是他的私人信息,难以通过短暂的试用期进行观察或者证实.但劳动力市场并未因为逆向选择问题而发生失灵,这说明存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机制在发挥作用。迈克尔·斯彭斯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化讨论,并以劳动力市场为例提出了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③研发能力强的求职者为了避开被挤出劳动力市场或者牵强接受相当于平均生产效率的工资水平,他可以借助某些有成本的行为主动向雇佣单位传递能够显示其研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