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备件管理原则1。备件分类1。1 通用部件类:指有国家标准系列的易损易耗配套件,如轴承类,液压(气动)件类,电机类,密封件类,常规标准易损类.1.2 数控机床类.1.3 通用型金属切削机床专用机械零部件.1.4 非标设备类(机械部分).1.5 进口机床和二手设备类.2。备件储备2。1 在保证及时供应设备维修需要备件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备件库存.2.2 资产经营部备件工程师应按A、B、C分类的原则进行管理.2。3 精、大、稀,重点设备和同类机型3台以上的设备,应首先确保储备.2.4 制造周期长,加工工艺复杂的精密关键零件应有足够数量的储备.2。5 采购和订货周期长的易损件应重点储备.2。6 同机型不同生产年份,不同主机生产厂的设备应注意按台数多的机型或主要主机制造厂的备件储备,尽量统一备件标准,减少储备品种.2.7 不同机型可相互通用的备件,统一考虑储备,以减少储备品种和数量.2.8 对进口设备的备件要组织力量消化吸收,测绘试制,立足国内,对制造难度大,批量小,自制备件不经济的进口设备备件,应按国家规定渠道组织进口.2.9 坚持修旧利废,在保证设备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做好废旧备件修复利用.2。10 储备定额的确定2.10.1 从有用出发,主要确定备件的最低库存量、经济批量、最高库存量和订货点.2。10.2 确定方法 最低库存量=可能增加的备件消耗系数(通常取1-1。5)×月平均耗用量×基准采购期间. 经济批量=月平均耗用量×经济订货周期(月). 最高库存量=最低库存量+经济批量. 订货点=最低库存量+(月平均耗用量×基准采购期间).2。10.3 当订货周期到达时,如库存量高于订货点,就不进行订购,如低于订货点,就去订购.3.备件经济管理3.1 备件工程师于每年度末,对本年度的备件储备资金定额进行核算,并确定下一年度的备件储备资金额度,提交给资产经营部分管领导审核.3。2 备件储备资金定额的确定3。2。1 按备件卡规定的平均储备资金定额核算,3.2.2 按备件的消耗水平核算, 3。2。3 在确定储备资金的具体数额时,应交错采纳平均储备资金定额核算和消耗水平核算二种办法.3.2。4 机械备件的储备资金应控制在企业设备固资产原值的2%以内.3。3 设备资金周转期3。3。1 资金周转期3.3.2 备件资金周转一般为一年半左右,并应不断压箱.3.3.3 属大修理专用的、单价在 2000 元以上的备件,可用大修理基金储备,在大修结算时冲销.3.4 储备资金的下达和考核 备件的储备资金来源于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