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法制宣传日法制教育宣传资料大全一、什么是未成年人。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二、简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 年 9 月 4 日通过,1992 丰 1 月 1 日起施行。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进展,把他们培育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三、主要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 年 6 月 28 日通过,1999 年 11 月 1 日施行。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逐年增多,并且向低龄化、团伙化、恶性化趋势进展,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一定危害。还处于花季的少男少女,有些却已沦为罪犯,或者正向着犯罪的方向滑落,这不能不使青少年的成长问题再次受到社会的关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5 大原因诱发少年犯罪据调查,未成年人犯罪群体多具有如下五种特点。一是文化程度低,认知能力差;二是自我评价高,喜逞强好胜;三是哥们义气重,常拉帮结伙;四是自控能力差,多行为盲动;五是贪图享受,厌恶劳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加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反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第三十四条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二)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四)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六)多次偷窃;(七)参加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毒品;(九)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2001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 12月 4 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2001 年 12 月 4 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法制宣传日,将宪法实施日定为法制宣传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2024 年是第 15 个全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