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课文,1.读题:少年王冕(指导书写“冕”的上面不是“日”,它原来的意思是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来专指帝王的礼帽。下面两横左右都不靠。)2.这篇课文出自《儒林外史》第一回。《中国历史名人传》中对王冕给予了至高的评价:“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今日,我们继续走进的是这一“儒林楷模,学者榜样”。再次齐读课题。3、这是一篇小说。有着小说的三大要素:人物 情节 环境 (板书)人物是谁?而且是少年时代的王冕。少年是一段时间,作者抓住了王冕哪些年龄段的生活来写的呢?请同学们迅速浏览全文,圈出文中描写到的王冕的年龄变化的词。沟通。着重写了哪几个时间段?干什么?板书:放牛 学画。文章通过这些情节,让你感受到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二、感悟人物品质。1.我们先来看放牛这件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些字、词、或者句子中你体会到了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或适当做些批注,写下你的感想。2.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自己学习的情况。3.师生沟通一下。你要沟通的是?出示一:王冕说:“娘,我在学堂里也闷得慌,不如帮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这样可以贴补些家用,还能带几本书去读呢。”学生沟通王冕的话:⑴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了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闷得慌、贴补家用)⑵“闷得慌”:他是真的不想在学堂里读书了吗?从哪儿看出很喜爱读书?所以这话只是安慰母亲的话,是一个善意的谎言,为了不让母亲为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冕怎样的品质?(懂事、孝顺母亲)(酷爱读书、勤奋好学)⑶ 王冕是体谅母亲才说的,那么母亲就舍得王冕弃学放牛吗?①(不舍得)10 岁,几乎和你们一样大的年龄,正是无忧无虑、学习知识的年龄,而王冕只能辍学放牛。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生自由读课文,老师巡视,询问。)找到了吗?指生说一说。(年成不好;靠母亲做针线活挣的钱供不起王冕上学;王冕在学堂闷得慌,同意去放牛。)② 你感受到母亲的心情怎样?(无可奈何、难过……)③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只靠、这点、实在、只好„„)预设学生的思考——还读出了母亲让王冕辍学是迫不得已,没有方法,母亲很无奈。 师激情引读:(放音乐)身为母亲,都想望子成龙,可是生活无靠,难以维持,母亲矛盾地拉着王冕的手说……。生 1 读王冕母亲的话);身为母亲,知道王冕勤奋好学,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