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动画演示用于神经外科手术讨论 通过计算机 3D 动画技术,将“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过程制作成三维演示动画。通过理想的视角再现外科手术的全过程,利用医学虚拟现实技术在术前导航,临床和医师培育等环节提供新的方法。 1 讨论内容和意义 将外科手术的过程制作成 3D 动画可用于教学和公众普及的目的。帮助浙二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将“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手术流程制作成 3D 动画。内容涉及到七节颈椎,尤其是颈椎疾病多发的 C5/C6 两节颈椎、颈椎间盘,包括神经等较为复杂的人体结构的 3D 建模。动画包括内窥镜等专业手术器械的运用环节。浙二医院提供的医学影像作为影片的资料。影像资料包括 X 光影像,CT 图像,内窥镜拍摄视频等。通过计算机 3D 技术再现手术过程,呈现科技文字报告所无法表达的细节和过程。外科团队提供的文本手术流程如下:(1)穿刺针穿刺 C5/C6 左侧椎板间隙;(2)拔除针芯置入导丝;(3)置入二孔扩张器套筒;(4)植入椎间盘镜于镜下操作;(5)咬钳咬开纤维环,暴露髓核组织;(6)内镜下移除突出的髓核。医学手术过程的 3D 呈现属于生物美学的一个分支,生物美学在网络时代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图片及视频用以表达生物科学内容、提升科研影响力形象手段。这类美术作品在生物科技、医学讨论中拥有其独特的地位。人体的复杂性与机理的严密逻辑性用 3D 动画再现,可以达到教学传播的目的。这种虚拟展示手段最大程度上保护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展示病灶详细情形。使原本枯燥的医学理论变成有艺术魅力的影像化叙事,用以描述医学论著中文字所不能表达的信息。外科团队为了推广微创外科的理念,参加了“2024 中国(浙江)智能硬件博览会”。影片的观众除了专业医学从业人员外还包括大众。医学美术作品在公众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简明易懂,生动活泼,自解释性的特点。医学美术使枯燥、抽象、难懂的医学理论变成生动活泼有艺术魅力的形象。为了让普通大众可以接受健康知识,图像必须有很强的示意性。由于人体具有复杂的生理构造,因此图像信息有必要中除去偶然的部分。保留并且再现典型的部分,避开画面中出现“血腥”,以不使观众产生不适感为原则。医学美术作品在公众健康教育和病患沟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众可以利用网站和移动平台 APP 上的医用插图了解相关知识。医生也可以利用图片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共同讨论和制定治疗方案。这次的医学 3D 动画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