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C 模压成型工艺过程SMC 模压成型工艺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工序 1. 压制前准备(1)SMC 的质量检查 SMC 片材的质量对成型工艺过程与制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压制前必须了解料的质量,如树脂糊配方、树脂糊的增稠曲线、玻纤含量、玻纤浸润剂类型、单重、薄膜剥离性,硬度与质量均匀性等。(2)剪裁 按制品的结构形状,加料位置,流程决定片材剪裁的形状与尺寸,制作样板裁料。剪裁的形状多为方形或圆形,尺寸多按制品表面投影面积的 40%-80%。为防止外界杂质的污染,上下薄膜在装料前才揭去。(3)设备的准备 ① 熟悉压机的各项操作参数,尤其要调整好工作压力和压机运行速度与台面平行度等。 ② 模具安装一定要水平,并确保安装位置在压机台面的中心,压制前要先彻底清理模具,并涂脱模剂。加料前要用洁净纱布将脱模剂擦均,以免影响制品外观质量。对于新模具,用前必须去油。2、加料 (1)加料量的确定 每个制品的加料量在首次压制时可按下式计算:加料量=制品体积×1.8 (2) 加料面积的确定 加料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密度程度料的流动距离和制品表面质量.它与 SMC 的流动与固化特性、制品性能要求、模具结构等有关。一般加料面积为 40%-80%。过小会因流程过长而导致玻纤取向,降低强度,增加波纹度,甚至不能充满模腔;过大,不利于排气,易产生制品裂纹。 (3)加料位置与方式 加料位置与方式直接影响到制品的外观,强度与方向性。通常情况下,料的加料位置应在模腔的中部。对于非对称复杂制品,加料位置必须确保成型时料流同时达到模具成型腔各端部。 加料方式必须有利于排气。多层片材叠合时,最好将料块按上小下大呈宝塔形叠置。另外,料块尽量不要分开加,否则会产生空气裹集和熔接区,导致制品强度下降。 (4) 其他 在加料前,为增加片材的流动性,可采纳 100℃或 120℃下预热操作。这一点对成型深拉形制品尤其有利。3、 成型 当料块进入模腔后,压机快速下行。当上、下模吻合时,缓慢施加所需成型压力,经过一定的固化制度后,制品成型完毕。成型过程中,要合理地选定各种成型工艺参数与压机操作条件。 (1)成型温度 成型温度的高低,取决于树脂糊的固化体系,制品厚度 ,生产效率和制品结构的复杂程度。成型温度必须保证固化体系引发、交联反应的顺利进行,并实现完全的固化。 一般来说,厚度大的制品所选择的成型温度应比薄壁制品低,这样可防止过高温度在厚制品部产生过度的热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