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旅行社人才培育探讨 摘要: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旅行社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适应企业高标准的人才需求,各大高校开始探究新的人才培育模式。“订单式”人才培育模式是为了适应社会进展、企业需求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人才培育模式。本文通过建立“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模式,透过旅行社对客服务的窗口与学生实习紧密结合,探究“订单式”旅行社人才培育的模式及解决对策,进而为旅游管理专业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人才培育模式;高校;订单式 一、“订单式”人才培育的涵义 1.“订单式”人才培育的定义。依据《新华词典》的定义:“订单”是订购货物的合同、单据。因而“订单式”人才培育也叫作“人才定制”,它是高校依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数量、质量、技术等要求,针对性的为用人单位的岗位培育专职人才的校企合作模式。从职业、产业背景出发进行职业分析,使校企资源得以最大限度地共享,学校按要求培育人才、企业按“订单”录用人才的双赢合作。2.“订单式”人才培育的特征。2.1 校企两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育计划。作为两个合作的主体,学校和企业都要参加其中,共同制定人才培育的方案、课程体系,学校要依据企业所需人才制定针对岗位的教学计划,争取以最短的时间让学生尽快适应企业提供是职位、了解功能、尽快投入工作。2.2 课程设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订单式”人才培育本身就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一方面透过“订单式”的校企合作构建双方较为牢固的契约关系;另一方面,依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要向企业分批次、分数量的输送人才,定岗定位的培育“来即战,战即胜”的应用型人才。2.3 学历与实践经历结合。企业选择高校作为人才培训基地,是因为高校一方面能为企业提供具有专项能力的人才,一方面也能够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素养的培育,借以打开企业用人方面的持续输入,企业透过实践不断磨练学生的实操技能,是真正的学历与实践经历的结合。 二、国外“订单式”培育的类型 1.产学合作的双元制。这种合作方式的代表为德国。是企业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受训者以学徒身份在企业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同时又在职业学校以学生身份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用以培育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2.产学合作的合作教育制。这种合作方式的代表国家为美国。是指职业学校与工商企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