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教材解读: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揭示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唤。全诗共五个小节,分两局部:1.描述了战争给自然世界带来的种种不安宁。2.发出祈盼,让战火中的孩子们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一同享受春天的美好。诗歌前四节表达结构相似,都是将自然界的原样与现实加以比照,表达的意思是因为战争的破坏,大自然不再安宁,并发出疑问:这终究是为了什么?表达对战争的愤慨与不解,最后发出呼吁。设计理念:表达独立阅读课文的特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表达诗歌的文体特点,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教学中以“情〞为主线,从“铺垫激情——理解悟情——诵读入情——拓展抒情〞步步生情,强调以读代讲,读中感悟,以练代讲,练中提高,通过反复地有感情朗读达到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制造性地模仿练习达到感情的进一步升华。教学目标:1.学习“蔚、弋、频、茵〞等四个生字,理解“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体会诗歌容,培育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3.仿照课文 1—4 小节的结构特点,仿写诗歌。教学重难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感受春天,铺垫激情1.师板书:春天,问:看到这两个字,你的脑海里会出现哪些画面?有什么感受?2.谈话:是啊!春天代表着美好,代表着幸福,代表着希望,大家每天都在享受着春天。可是,有许许多多的孩子却饱受战乱之苦。他们在战争中失去了房子,失去了双手,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幸福,甚至失去了如花一般灿烂的生命!让我们一起对那些战火硝烟中的孩子们说一声: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继续板书课题: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指导读题[设计意图:紧扣“春天〞,想象画面,畅谈感受,初步感知课题中“春天〞的含义。使学生初步感受到和平的宝贵,激起对和平的渴望,铺垫情感。]二、初读感知,理解悟情1.自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② 画出难理解的词语,通过查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2.检查词语:蔚蓝巡弋不速之客频频祈盼绿茵茵蜥蜴① 读准字音②提出:通过自学,还有哪些词不理解?3.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在自读、沟通中初步理解课文,培育阅读能力,同时了解学情。]三、诵读感悟,体会入情〔一〕感悟战争前的宁静和漂亮1.默读课文,思考:诗中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