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设计在儿童家用纺织品的运用 摘要:以儿童家纺用品为讨论对象,从仿生设计的概念出发,阐述了儿童家纺用品的定义及特征,通过对儿童家纺用品仿生设计原则的深化分析,认为仿生设计需要根据儿童认知能力进行设计,遵循需求设计原则,以及传递生态环保理念。讨论了仿生设计在儿童家纺用品中的运用,分别从形态仿生、色彩仿生、功能仿生和肌理仿生四个方面对设计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通过对仿生儿童家纺用品的深化讨论,拓展了儿童家纺用品的创新设计思路,为设计者、消费者和家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仿生设计;儿童认知能力;家纺用品 随着社会经济和纺织工业的快速进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意识正在慢慢改变。家纺用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其为人们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家居环境,满足了人们对精神文化和物质生活的需求[1]。人们在家纺用品的选择与购买方面,从最初关注产品的舒适性和有用性,逐渐向环保型、功能性、时尚性和个性化等标准过渡[2]。2016年初我国已实施全面二孩政策,人口出生率连年攀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1~14岁儿童已达2.49亿,人口的增长将对儿童市场产生持续性的正面影响,其进展潜力和空间巨大。本文基于儿童心理学、仿生设计学在儿童家纺用品中的运用,旨在探讨对儿童智力进展具有启发功能的家纺用品设计方法,以提升产品设计内涵及价值。讨论结论对设计者、消费者和家纺企业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1仿生设计的概念 仿生设计(Designbionics)是以仿生学为基础,结合设计学进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仿生设计涉及的学科知识广泛,包括人机学、工程学、色彩学、美学、生物学、材料学、心理学等[3]。仿生设计是通过对大自然中生物的结构、形态、色彩、功能等特征的观察、模拟和分析,制造出具有生物系统特征的人性化产品[4]。随着人们对仿生学、仿生设计学的深化认识,仿生设计思维已在家纺、服装、工业、环境、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运用仿生设计思维对儿童家纺用品进行创新设计,是将艺术与科学进行融合的一种设计方法。仿生设计给予了家纺用品在色彩、结构、形态、肌理等方面的造型美感,也满足了儿童在进展期的多元化需求。 2儿童家纺用品的定义及特征 儿童家纺用品是运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工艺技法和纺织材料加工而成的产品,对儿童生活环境起到美化和装饰作用[5]。儿童家纺用品根据工艺分类,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