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讨论主要是探討企業併購對金控公司經營績效的影響,並運用歷史資料,比較分析与 t 檢定等統計方法來進行實證讨论與分析,期望所得結果能對學術界產生貢獻。本讨论是以資產報酬率、營運成本率、股東權益報酬率、每股盈餘、營收成長率、總資產週轉率与稅後淨利率為依變數,併購為自變數。運用 t 檢定的結果,就台新銀行而言,可以發現除了營收成長率外( t= -0.308 , p< 0.01 )、 R O A(t= 8.082 , p> 0.01 )、ROE(t= 3.569, p> 0.01 )、稅後淨利率(t= 86.926 , p< 0.01 )、EPS(t=4.017 , p> 0.01 与總資產週轉率(t=6.514 , p< 0.01 )都有顯著的增加,營運成本率(t= -50.932 , p> 0.01 ) 有明顯減少,因此在整體的台新銀行亦有併購效果。運用 t 檢定的結果, 由實證讨论得知,除了營收成長率外台新銀行無論是資產報酬率、股東權益率、每股盈餘、總資產週轉率、稅後淨利率方面,在台新銀行併購之後皆有明顯增加与營運成本率有明顯減少,大部份符合本讨论假說即透過台新金控併購後,能更有效運用資產、減低代理成本、提高市場力量,以達增進公司經營績效的目的第一章 緒論1.1 讨论背景近年來全球主要國家的金融業已吹起併購活動的風潮,金融機構紛紛進行併購,經營逐步朝向大型化、集團化的模式發展。台灣政府為了加速金融自由化、國際化的腳步,各項金融管制逐步放寬。因為金融機構競爭日益劇烈,以与資訊科技的日新月異,國內證劵、銀行、基金業者相互之間的併購也營運而生,使得國內金融版圖正逐漸地改變,而全面性的金融機構集團也漸漸崛起,希望藉由雄厚的資金提供多樣化的金融商品來壯大經營實力,以因應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在台灣銀行間互相併購的案件層出不窮,例如政府積極鼓勵本土銀行進行併購,以解決部份銀行經營不善所發生之鉅額壞帳問題。例如,台聯邦銀行併購中興銀行,因中興銀行已調整後淨值已呈現負數,經行政院金融重建基金依期設置与管理條例第五條,第 10 條的規定,進型監管後進一步接管,並委託中央存保公司辦理該行標售事宜,於 93 年 12 月 9 日舉行公開標售,結果由聯邦銀行已71.08 億元得標,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並核准自 94 年 3 月 19 日零時起,營業據點由聯邦銀行接手經營。而我國銀行平均規模偏低,也產生競爭力不足,因而出現了銀行併購的聲浪。台新、大安銀行於九十年十二月七日同步舉行臨時股東會通過雙方併購案,並擬採新公布之收購辦法,創先收購股份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