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数值法教改思索 工程地质的讨论对象是大尺度的工程岩体。在漫长的地质历史过程中,工程岩土体经受了地质建造和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层面、断层和节理、裂隙等结构面渐趋发育,工程岩土体损伤程度累积加强,非均质、非连续和各向异性强化。工程地质数值法不能等同于数值法,它是以工程地质分析为主导,以地质工程数值法、力学为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工程地质的数值分析方法,它不仅能模拟工程岩土体复杂的力学与结构特性,还可方便地分析各种边值问题和施工过程,并对工程岩土体稳定性问题进行预测预报。它拓展了传统的工程地质领域,而且为成功地解决许多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奠定基础,从而使工程地质分析在定量评价和预测的方面跨越了一大步。 地质工程数值法是工科院校学生地质工程专业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之一,对学生专业素养、能力的培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地质工程数值法做支撑,专业的很多计算理论、软件开发、工程分析等工作都将一筹莫展,只能拿别人的现成经验做事,永远没有创新可能。但长期以来,地质工程数值法的教学效果总是难以令人满意。很多学生认为地质工程数值法是最伤脑筋的一门课程,学生反映学习难度大,教学效果难以提高。一方面是因为地质工程数值法的课程特点内容抽象,覆盖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地质工程数值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DDA 法等,要想学好数值法必须具备力学、地质工程、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1 地质工程数值法教学现状 笔者是基于岩土工程专业开设的《地质工程数值法》课程来进行分析的。地质工程数值法与其他专业课有很大的不同,在教学形式方面:由于课时有限,理论课 22 课时,上机课 10 课时,要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老师总觉得有很多知识需要讲解。教课进度快,对学生自学能力要求很高,假如中间某个环节没有理解,后续的课程就很难理解了,因此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无论老师怎么讲解,也只能一知半解,总有一些不清楚或遗漏的地方,逐渐产生了畏难和厌学情绪,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思想动力,就对地质工程数值法缺乏学习兴趣。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所以无法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方面:现有课程体系的教学内容过于注重系统性、完整性,与高等应用型本科教育所突出的“应用型”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地质工程数值法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这门课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对上机这部分教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