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会商计划学情会商计划 一、目的要求 了解每一位学生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交往背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个学生成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量身定制育人方案;要把教育管理与关怀爱护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重点解决学业困难与解决其他困难结合起来。 2.坚持公平对待的原则,学校要把促进和保证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具体落实到全体老师身上,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让一位学生掉队,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三、实施步骤 1.学期开始,要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学情台账”,内容包含学生的优点、弱点、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等,由班主任牵头对本班学生情况进行全面深化分析和评估推断,加以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详细的个案育人计划。 (1)、定期组织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可以当堂进行,也可一个单元(模块)一次,由学科老师自行命题,自行组织,随机进行,自我检测。主要是对本单元(模块)所学内容进行诊断性测试,根据对错率、达标率等帮助推断学生知识生成情况,根据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讨论解决的办法,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方案。 (2)、学情分析遵循的原则。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无论期中、期末考试还是学情分析,实行无分数评价。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名次等。学情分析结束,老师要写出学情分析报告,主要就学情分析中发现的问题、范围、程度、根由、解决办法等进行总结和反思。 3、建立学情会商制度。以备课组或者班级、年级为单位,建立学情会商制度。主要任务是根据老师的学情分析报告,共同讨论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共通、难题共诊、经验共享、教训共戒,充分发挥教育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从根本上促进问题的解决,同时加快老师专业化成长。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将学情会商纳入教学常规管理,学校定期检查各学科的诊断性测试卷和学情分析报告,不断总结和完善学情会商制度;对优秀的学情会商成果,可组织进行展示和沟通,并纳入老师考核。 5、完善校本研训模式。将学情会商中发现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灵活学情会商形式,切实加强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讨论,促进老师不断反思教学、调整教学。 6、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