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专业硕士讨论生培育方案一、培育目标根据教育要“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的指导方针,为培育德、智、体全面进展的、能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进展需要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对硕士讨论生的培育提出如下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树立实事求是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在本门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具备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从事科学讨论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熟练地运用于本专业。 4、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讨论方向1、 疲劳与断裂;2、 结构分析及优化设计;3、 力学方法在工程中的应用;4、 计算流体力学及应用;5、 非线性系统识别。详见附表一。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1、硕士讨论生的学习年限:以学分制为基础,在校学习年限 2 年。 2、硕士讨论生的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的时间约各占一半,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3、在职人员的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 4、硕士讨论生在校培育期间,实行学期注册制度,未注册者终止其下一阶段各培育环节内容的登记备案。 5、硕士讨论生的学位论文工作,累计不应少于一年时间。 四、培育方式及方法对硕士讨论生的培育,应贯彻课程学习和科学讨论相结合、两者并重的原则,实行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交叉进行的培育模式,实行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在讨论生入学后的 1 个月内组织完成确定讨论生指导老师工作。 培育工作应遵循如下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和常常性的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注意提高硕士讨论生思想品德修养。 2、指导老师确定后,导师应根据培育方案的要求,结合硕士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指导硕士生制定课程学习和论文讨论的培育计划。为了保证论文工作的时间和论文质量,指导老师要尽早安排讨论生进入论文工作,并在第一学年安排讨论生完成专业文献阅读及报告、选题、开题报告撰写等环节。 3、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育硕士讨论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及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 4、应贯彻启发式讲授与讨论生自学相结合的培育方式,积极开展学术讨论和实验讨论活动,既要注意知识的传授,更要注意对硕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