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投影面与投影带的选择我国有关测量法律规范中明确规定,国家大地测量控制网依高斯投影方法按60带或30 带进行分带和计算。对于城市测量,既有测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任务,又有满足各种工程建设和市政建设施工放样工作的要求。1999 年《城市测量法律规范》规定:一个城市只应建立一个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相对独立和统一的城市坐标系统,并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使用。城市平面控制测量坐标系统的选择应以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 2.5cm/km 为原则,并根据城市地理位置和平均高程而定。可按下列次序选择城市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1 当长度变形值不大于 2.5cm/km 时,应采纳高斯正形投影统一30 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统一30 带的主子午线经度由东经750 起,每隔30 至东经1350 。2 当长度变形值大于 2.5cm/km 时,可依次采纳:1)投影于抵偿高程面上的高斯正形投影30 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2)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投影面可采纳黄海平均海水面或城市平均高程面。3 面积小于 25km2的城镇,可不经投影采纳假定平面直角坐标系统在平面上直接进行计算。8.10.1 工程测量中投影面和投影带选择的基本出发点1. 有关投影变形的基本概念平面控制测量投影面和投影带的选择,主要是解决长度变形问题。这种投影变形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因素引起:1).实量边长归算到参考椭球风光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依(8-100)式有: Δs1=−s⋅HmR (8-176)式中,Hm 为归算边高出参考椭球面的平均高程;s 为归算边的长度 ;R 为归算边方向参考椭球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归算边的相对变形为:Δs1s =−HmR (8-177)由公式可以看出:Δs1 的值总为负,即地面实量长度归算至参考椭球风光上,总是缩短的;|Δs1|值与Hm 成正比,随Hm 增大而增大。2).将参考椭球面上边长归算到高斯投影面上的变形影响,其值依(8-138)式有:Δs2=12(ymRm)2⋅s0 (8-178)式中,s0=s+ Δs1,即s0 为投影归算边长,ym 为归算边两端点横坐标平均值,Rm 为参考椭球面平均曲率半径。投影边的相对变形为:Δs2s0=12(ymRm)2 (8-179)由公式可以看出:Δs2 的值总为正,即椭球面上长度归算至高斯面上,总是增大的,Δs2 值与ym2成正比而增大,离中央子午线愈远变形愈大。2. 有关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的概念为便于施工放样的顺利进行,要求由控制点坐标直接反算的边长与实地量得的边长,在长度上应该相等,即由上述两项归算投影改正而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