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市场营销--案例:五粮液+润妍

市场营销--案例:五粮液+润妍_第1页
1/16
市场营销--案例:五粮液+润妍_第2页
2/16
市场营销--案例:五粮液+润妍_第3页
3/16
五粮液的品牌延伸策略一、白酒业 危机四伏 中国白酒行业,是中国传统名牌最多、受 WTO 影响最小的行业,也是营销环境最为混乱、竞争手段最为复杂的行业之一。自 1993 年以来,各种国家政策的出台对中国白酒营销的影响不可忽视。1、 对白酒业的政策遏制 国家轻工业“十五”规划(酿酒行业)明确规定“四个转变”,要求重点进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进展黄酒,稳步进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1993 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出文件,规定从 1994 年 1 月 1 日起对酒开征消费税,且区别对待,白酒税率最高。;2001 年初,国家税务总局又规定,白酒企业的广告费不得超过销售额的20%,超过部分不能在所得税前支出;2001 年 5 月 1 日,在保持 1994 年起从价征收消费税的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从量征收项目,即对粮食白酒和薯类白酒按出厂价依 25%和 15%的税率从价征收消费税的基础上,再对每公斤白酒按 1 元从量征收消费税;同时取消以外购酒勾兑生产酒的企业可以扣除其购进酒已纳消费税的抵扣政策。2、 来自市场本身的危机 与政策遏制相比,更大的危机来自于市场自身。人民生活水准提高、健康意识增强、饮料礼品代用品增多,加上假酒劣酒的负面报道不断,使中国白酒市场规模自1996 年以后持续下降。3、 白酒业竞争白热化 几年来,白酒全面滑坡导致行业内部竞争环境的迅速恶化。成百上千的后起品牌,同档次、同价位、质量粗糙、内涵匮乏,以哄抬终端、广告轰炸、概念炒作、本末倒置的强力促销去争夺市场与消费者,忽视品牌成长规律,只求短期效益。这种浮躁病无疑为中国白酒业雪上加霜,进一步导致政策限制、舆论限制,并让无数品牌深受其害。二、五粮液 — 白酒业一抹亮彩 正是在这样一种行业环境中,来自四川宜宾的五粮液,却连续 10 年稳居中国酒类企业规模效益之冠,以无可争辩的事实,成为中国酒业的巨擘、领袖。四川宜宾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位于中国酒都宜宾市,其前身为 50 年代初由几家古传酿酒作坊联合组建而成的“中国专卖公司四川省宜宾酒厂”。五粮液集团有限公司以五粮液及其系列酒的生产、销售为主要产业,同时生产经营精密塑胶制品、大中小高精尖注射和冲压模具现代制造产业,以及生物工程为进展产业,药业工业、印刷业、电子器件产业、物流运输和相关的服务业等产业的多元化现代型股份制企业。集团公司占地 7 平方公里,现有职工 20000 余人,从九五期间到 2024 年,公司创下了销售收入平均增长 40%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市场营销--案例:五粮液+润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