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跳高跨越式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关于田径项目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跳高跨越式进行讲解。教材章节为《田径运动·跳高》。详细内容包括:跳高基本技术要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分解、训练方法以及比赛技巧。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跳高跨越式的基本技术要领,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2.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节奏感,提高跳跃能力。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自信的品质,激发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跳高跨越式的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的动作协调性。教学重点:跳高跨越式的基本技术要领和动作分解。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跳高杆、海绵垫、标志杆、口哨等。2.学生自备运动服、运动鞋。五、教学过程1.开始部分(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观看一段跳高比赛的精彩视频,激发他们对跳高运动的兴趣。2.基本技术讲解(15分钟)(1)讲解跳高跨越式的基本技术要领。(2)示范并分解动作,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3.例题讲解(15分钟)以一道典型的跳高题目为例,讲解解题步骤和技巧。4.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跳高跨越式的练习,老师巡回指导。5.比赛环节(10分钟)安排一场简单的跳高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6.结束部分(5分钟)六、板书设计1.跳高跨越式基本技术要领2.动作分解3.训练方法4.比赛技巧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请简要描述跳高跨越式的基本技术要领。(2)请结合动作分解,画出跳高跨越式的动作示意图。2.答案:(1)跳高跨越式基本技术要领:起跳时,双脚同时用力向后下方蹬地,身体向上跃起,双手向两侧平伸,眼睛注视跳高杆;腾空时,身体保持紧张状态,双腿继续向上摆动;过杆时,头部和肩部先过杆,然后是腰部和腿部;落地时,双脚同时着地,屈膝缓冲。(2)动作示意图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掌握了跳高跨越式的基本技术要领。但在比赛环节,部分学生的动作协调性仍有待提高。2.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更多跳高比赛视频,了解不同选手的技术特点,提高自己的跳高技能。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跳高比赛,积累比赛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1.教学难点:跳高跨越式的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的动作协调性。2.教学重点:跳高跨越式的基本技术要领和动作分解。3.例题讲解:讲解解题步骤和技巧。4.课后反思:学生动作协调性的提高。一、教学难点解析1.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的动作协调性(1)分解动作教学:将跳高跨越式分解为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四个部分,逐一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充分理解每个环节的技术要领。(2)动作节奏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动作的节奏感,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正确的动作节奏。(3)针对性练习:针对学生在动作协调性方面的问题,设计相应的练习方法,如起跳练习、腾空练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二、教学重点解析1.跳高跨越式的基本技术要领和动作分解(1)基本技术要领:起跳时,双脚同时用力向后下方蹬地,身体向上跃起,双手向两侧平伸,眼睛注视跳高杆;腾空时,身体保持紧张状态,双腿继续向上摆动;过杆时,头部和肩部先过杆,然后是腰部和腿部;落地时,双脚同时着地,屈膝缓冲。(2)动作分解:将跳高跨越式分为起跳、腾空、过杆和落地四个阶段,逐一讲解每个阶段的技术要领和动作要求。三、例题讲解解析1.解题步骤和技巧(1)解题步骤:分析题目要求,明确解题目标;根据所学知识,确定解题方法;按照步骤进行解题,得出答案。(2)技巧讲解:在解题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如动作分解、节奏控制等,提高解题效果。四、课后反思解析1.学生动作协调性的提高(2)学生反思: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动作协调性方面的不足,并在课后练习中进行针对性训练。(3)家校合作: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练习中的表现,共同制定提高学生动作协调性的训练计划。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一、语言语调1.讲解过程中,语言要简练、清晰,语调要亲切、有感染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强调重点和难点时,适当提高语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二、时间分配1.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