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壁画艺术进展新思路 一、当代壁画艺术的文化性、商品性和公共性 壁画首先是墙壁上的艺术,是用绘制、雕塑或其他造型手段在天然或人工壁面上制作的画。它是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和美化功能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当代壁画作为创作者通过自己的制造性劳动而形成的精神产品,具有文化性;而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具有使用价值的艺术作品在完成后即从壁画家手中转移到投资者手中,完成交换的过程,具有突出的商品性;壁画家从投资者手中获得了酬劳,实现了其劳动价值;与此同时,这一壁画作品得以与公众见面,成为一种公共的消费品,实现了最终的价值。因此,当代壁画艺术是文化性、商品性和公共性的结合体。 二、当代壁画艺术与社会经济进展的关系 壁画是人类绘画史上最初创、最古老的艺术,中国壁画曾代表了中国古代绘画最辉煌的成就。但近百年来却逐渐衰微、近乎寂灭。当代壁画创作与教学,正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断层上重新起步、再度崛起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社会精神现象和政治现象及其进展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进展。中国当代壁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推动它进展的终极原因和重要动力也是社会经济的进展,具体讲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综观中国当代壁画艺术可以发现,从时间上看,1979 年首都机场壁画群的完成,是“壁画复兴”的象征。随着经济建设的繁荣,1980 年至 1987 年掀起了一股壁画热潮。由于建筑规模的收缩,1988 年开始,中国壁画再次陷入低谷。1992 年后,随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式提出,经济进展进入加速期,建筑规模不断进展,壁画也在缓慢复苏,逐渐走上平稳进展的轨道。改革开放 30 年来,国内经济持续稳定的上升,为城乡环境建设的改造与进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条件,建筑业逐步升温,为壁画艺术造就了一个空前宽阔的需求天地。从区域上看,目前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壁画进展水平较高,如北京、上海、深圳、山东、辽宁、湖北等地,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宽阔农村壁画进展水平整体看则低于发达地区。国家的大型建筑区域对壁画的需求多,如中华世纪坛、地铁、中国歌剧院等。从作品上看,近两年,壁画大展上作品的突出特征是大,甚至可称为绘画的工程,大型壁画已经占据了公共艺术的半壁江山,壁画大展上的作品气概磅礴、制作优良,让人感到作者在精力、财力物力方面的用心良苦。中国的壁画事业前途光明,这也正是社会经济进展的最好例证。总体上讲,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