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进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进展之间的矛盾。”面对新的社会矛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有希望。”[1]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责任,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漂亮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力军,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历史使命。___要求:广阔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争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2]。开展实践教学,对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能、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育品行具有重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道德教育及法律意识培育为重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不断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将大学生培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的课程,目的是要求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知行合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是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过程,是主观意识培育、价值认同、情绪体验、亲身实践、理论升华的过程。因此,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讨论十分重要。 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理论讨论 实践教学理论在德育教学活动中早已广泛运用,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基本方法。1.1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蕴含丰富的实践教学理论。中国古代教育以伦理道德为主,如四书、五经等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儒家经典无不以德为主要内容。一般文化知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