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骨科护理查房的应用 【摘要】目的思维导图在骨科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方法运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 2024 年 8—12 月骨科各分院就职的共 80 名护理人员,运用抽签法分为讨论组 40 名和对比组 40 名,对比组按传统护理查房进行学习,讨论组则在传统护理查房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护理查房教学。对比两组在护理查房后的理论考核成绩和采纳自制问卷调查对讨论组进行思维导图护理查房的应用评价。结果讨论组理论考核成绩的正确率比对比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思维导图在骨科护理查房,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专科知识,提高记忆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 【关键词】思维导图;骨科;护理查房;教学;学习效率;思维模式;知识点 传统的护理查房形式参加的护理人员不易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其方式单一[1],内容枯燥。同时护理专业知识涉及面广,专科内容要求高,理解不易。而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 TonyBuzan 创建的,它以一个关键点为中心,扩展为个个要点,可以将这些要点转化为图形或表格,简化内容,同时也突出重点,要点之间相互联接而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网[2]。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思维模式,在运用于护理查房教学的过程中,在反复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发散思考,直到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本项讨论通过针对骨科护理人员,调查思维导图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学习能力和效率,促进骨科护理查房的业务能力和护理查房教学质量[3]。 1 对象与方法 1.1 讨论对象。本项讨论使用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4 年 8 月—12 月在本院骨科就职的 80 名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将 80 名护理人员编号记录,采纳抽签的方法,分为讨论组(n=40)与对比组(n=40),讨论组:年龄 21~46 岁,平均年龄(28.30±6.54)岁,副主任护师 1 名,主管护师 7 名,护师 11 名,护士 21 名。对比组:年龄 21~45 岁,平均年龄(27.35±6.02)岁,副主任护师 1 名,主管护师 5 名,护师 14 名,护士 20 名。比较两组的年龄,职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讨论方法。1.2.1 对比组。选取典型且具有临床代表性的骨科案例制作 PPT 课件,按传统护理查房进行教学。提前 7 天通知该组的 40 名护理人员,做好准备护理查房后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考核成绩作为评价指标之一。1.2.2 讨论组。选取与对比组一样的案例,并运用思维导图制作 PPT 护理查房课件,...